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国学”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教育

作 者: 赵克艳
导 师: 李继凯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新国学 中国现代文学 人文精神 文学教育
分类号: I206.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5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学”概念由来已久,其发展源远流长,特别是近几年,“复兴国学”又成为一种时尚,大凡只要和“古代”二字沾边的事物,都被加上“国学”这顶高深莫测的帽子。一时间,大江南北,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刮起了“国学”热风。王富仁先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于2005年在《社会科学战线》1—3期上连载了名为《“新国学”论纲》的十余万字的长文。2007年他又在《文艺研究》上发表了名为《“新国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文,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观点和看法,并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不少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发出不同的声音。笔者在解读的过程中,发现王富仁先生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新国学”观念的提出,给“四面楚歌”的中国现代文学争取继续前进的发展空间,为之争鸣和正名。由是,笔者认为“新国学”观念的提出,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而在中国,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在高等院校里的传播、继承和创化。因此,抓住“新国学”建构这一契机,合理地发展现代文学教育,成为现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有鉴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中国现代文学教育在高等院校的状况,结合“新国学”的大背景,简述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全文具体分为上、中、下篇。上篇,主要从“新国学”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来阐述“新国学”观念中体现的重要的人文精神,进而分析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价值,以此来说明“新国学”的学术设想和中国现代文学教育的密切关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篇主要分析、阐释了目前中国现代文学教育的状况。在这里,根据中国现代文学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形,分别陈述了我国目前本科、研究生教育阶段现代文学教育状况和专科院校的现代文学教育状况。通过这些陈述得出“中国现代文学教育不容乐观的现实”的结论。下篇,接续中篇,针对现代文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因,提出现代文学教育的对策。在论述的过程中,本文主要根据实际的教育过程展开来提出自己的见解,用生动的课堂实例来支撑文章的诸多观点。以现代文学教育为切入点,以“新国学”观念的提出为大的背景和契机,笔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成长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总之,王富仁先生提出的“新国学”观念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示了具有启示性、前瞻性的思路,在此前提下,大力发展现代文学教育,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当是功在千秋的事业。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9
上篇:"新国学"建构与现代文学教育  9-16
  一、"新国学"提出的背景、意义  9-12
  二、人文教育·现代文学教育  12-16
中篇:目前我国现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16-32
  一、现代文学教育的价值  16
  二、现代文学教育不容乐观的现实  16-25
    (一) 本科阶段现代文学教育现状  16-19
    (二) 研究生阶段现代文学教育状况  19-22
    (三) 高等职业教育类院校文学教育现状  22-25
  三、现代文学教育纸漏原因分析  25-32
    (一) 客观原因  26-29
    (二) 主观原因  29-32
下篇:"新国学"视野下中国现代文学教育的出路  32-39
  一、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学教育思想  32-33
  二、适当而巧妙的授课方式  33-39
结语  39-40
参考文献  40-45
致谢  45-4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6

相似论文

  1. 高一物理渗透人文精神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G633.7
  2. 论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对中学生的价值,G633.955
  3.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研究,G633.7
  4. 信息时代下电视媒介的价值,G229.2
  5. 古琴艺术与当代受众的对接研究与思考,J632.31
  6. 论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对我国未来服装设计的影响,TS941.11
  7. 鹤庆新华村传统银器技艺及其现代设计创意,J526
  8. 论翻译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I206.6
  9. 论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演变,I207.8
  10. 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人文教育,G641
  11. 人文视野下的马克思实践观,B023
  12. 中国油画家的现实主义之路,J213
  13. 论吴门画派人文精神在绘画中的体现,J209.2
  14. 谁持彩练当空舞,J905
  15. 伍尔夫诗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I206.6
  16. 我国大学人文精神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途径,G641
  17.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G633.7
  18. 人文精神在公益性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4
  19. 论冰心儿童文学中的育人功能,I207.8
  20. 论迟子建小说的人文精神,I207.42
  21. 宋代茶酒诗的文化解读,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