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科普兰的音乐创作与风格

作 者: 和宁
导 师: 王卫东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艾伦·科普兰 节奏特征 旋律风格 和声技法 配器
分类号: J6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是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他对美国专业音乐的创作和发展以及弘扬美国民族音乐特色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音乐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既保持了民族风格又展示了20世纪现代作曲技法的特征。他把在欧洲所学到的作曲知识和技法灵活完美地同美国各民族音乐素材融合在一起,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创作了属于科普兰独有的个性音乐语言。他是20世纪美国音乐乃至世界音乐的杰出代表,也是最受人尊敬和称赞的音乐家。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试对科普兰的音乐创作与风格进行研究:第一章:科普兰创作特征总述。对科普兰的创作生涯进行分时期的概述,从早期习作时期、“法国—爵士”时期、抽象音乐时期、实用音乐一戏剧音乐时期、现代音乐时期五个时期简要总结其大致的创作特征。第二章:科普兰的节奏技法特征。主要以采用爵士乐节奏为重点论述,分析科普兰是如何将爵士乐节奏应用在作品之中的。第三章:科普兰的旋律技法特征。从科普兰旋律的个人特征和时代特征两个方面研究,由于资料有限,仅将科普兰最具特征的旋律作以分析。第四章:科普兰的和声技法特征。与同时代的和声技法特征相比较进行分析,引入申克的分析理论试理解科普兰和声的创造安排。第五章:管弦乐配器特征简介。针对科普兰的有代表性的四部作品,分析科普兰自然灵活又合适恰当的配器风格。第六章:科普兰技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从时代背景和个人个性特征两方面分析其风格形成的偶然与必然的原因。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8
第一章 科普兰音乐创作总述  8-17
  第一节 早期创作时期  8-9
  第二节 法国—爵士音乐时期  9-12
    一、在巴黎期间  9-11
    二、回国的创作  11-12
  第三节 抽象音乐时期  12-13
  第四节 实用音乐—戏剧音乐时期  13-14
  第五节 现代音乐时期  14-17
第二章 科普兰的节奏技法特征  17-31
  第一节 科普兰对爵士乐节奏的探究  17-23
  第二节 科普兰对爵士乐节奏的运用  23-31
    一、科普兰《钢琴布鲁斯四首》  23-24
    二、科普兰《钢琴协奏曲》  24-31
第三章 科普兰的旋律技法特征  31-45
  第一节 旋律技法的个人特征  31-38
    一、拱型旋律  31-34
      1、音级级进、跳进类型  31-34
      2、跳进、级进与重复原则的结合  34
    二、固定组织结构形成的旋律  34-36
      1、简单的音程关系  34-35
      2、固定时值的音符构成  35-36
    三、民族性风格特征的旋律  36-38
      1、民间歌曲曲调  36-37
      2、爵士特色的音调  37-38
  第二节 旋律技法的时代特征  38-45
    一、动机式的旋律  38-39
    二、序列音乐式的旋律  39-45
第四章 科普兰的和声技法特征  45-56
  第一节 和声结构特征  45-53
    一、非三度叠置和弦  46-48
    二、附加音和弦  48-49
    三、平行和弦  49-52
    四、复合性和弦  52-53
  第二节 和声序进特征  53-56
    一、复合和弦的序进  54-55
    二、不协和和弦的序进  55-56
第五章 管弦乐配器特征简介  56-62
  第一节 民族特色乐器的使用  56-57
  第二节 配器与音乐形象  57-62
    一、《林肯肖像》  57
    二、《小伙子比利》  57-58
    三、《阿巴拉契亚之春》  58-59
    四、《第三交响曲》  59-62
第六章 科普兰技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62-69
  第一节 时代背景  62-66
    一、受创作美国式的音乐思想的影响  62-64
    二、受美国专业音乐特征因素的影响  64-66
      1、多样性因素  64
      2、全球性因素  64-65
      3、开拓性因素  65
      4、冲突性因素  65-66
  第二节 个性特征  66-69
    一、继承与创新  66
    二、传统与现代  66-67
    三、理想与现实  67-69
结语  69-70
参考文献  70-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中胡与交响乐队作品《荒漠暮色》研究,J605
  2. 鲍元恺的《炎黄风情》研究,J614
  3. 音型在管弦乐配器中的一般表现形态、功能及历史演变初探,J624.1
  4. 核心音高材料的发展与贯穿,J614
  5. 音乐剧《歌剧魅影》音乐研究,J617.2
  6. 从“引进”、“模仿”到“探索”、“创新”谈民族风格的管弦乐配器,J621
  7.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声风格分析研究,J622.1
  8.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和声技法研析,J614.1
  9. 布索尼《C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技法研究,J614
  10. 浅析竹笛协奏曲《陕北四章》,J621
  11. 简明语言与生动内容的完美统一,J614
  12. 从炎黄之“风”到世界之“乐”,J605
  13. 肖邦钢琴叙事曲的节奏和结构特征研究以及在教学中的运用,J624.1
  14. 沃尔夫冈·里姆早期钢琴作品的和声技法分析初探,J624.1
  15. 威尔第歌剧《茶花女》音乐和声技法分析研究,J614.1
  16. 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和声技法研究,J614.1
  17. 朱广庆早期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创作与研究,J614
  18. 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音乐分析研究,J605
  19. 论交响诗《风雪 万里 家国》的音乐创作,J605
  20. 此新彼异 声色隽永,J614.1
  21. 拉威尔《波莱罗》作曲技法分析,J614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 作曲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