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徐复观政治哲学研究

作 者: 唐文
导 师: 邓辉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徐复观 忧患意识 性善 德治民本 民主
分类号: D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徐复观游走于“学术与政治之间”,“以传统主义卫道,以自由主义论政”,谋求现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目的的实现。现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的目的是:如何解决传统儒家内在精神的现代化,简而言之,即是如何处理“内圣”与“外王”的关系。作为传统主义者,徐复观强烈反对抛弃传统价值资源,积极主张挖掘、吸收儒家政治思想的价值资源,作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价值基础,并同时弥补西方现代民主政治价值理念的纰漏。忧患意识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原动力,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忧患之中“启发精神、砥砺道德、创造文化”的真精神。徐复观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阐明它的内涵——政治自觉意识、政治责任意识、奋发意识和远见意识。他认为,它由“敬”到“彝”,由“彝”再到“礼”,最终由孔子把外在的“礼”内化为“仁”,实现了向具有普遍价值的心性思想的转化。这种转化在现代政治哲学中得到广泛的赞同。上述表明了“忧患意识”之所以能成为政治哲学原动力的原因之所在。性善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主流。它贯穿于整个儒家的政治伦理、内心修养、及形而上学等领域。徐复观以历史的方法对性善论进行了追思。他以“性与天命”融合问题和“性善”确立问题的最终回答,确定了政治哲学的价值根源——以性善论为核心的道德理性,并论证了心性之学本质上乃是一种形而上学。这种价值根源延伸到政治领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德治民本思想。作为自由主义者,徐复观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批判,视其为“斫丧民族生命,阻遏历史进化的总根源”。他极力主张把西方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观点、政治制度嫁接到中国现有的自由民主思想资源上来。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观点是现代政治哲学必须探讨和诠释的核心观点,徐复观参照这些观点去发掘蕴涵于传统儒家政治思想中的价值资源,如“自由精神”、“平等理念”、“‘权原’在民”,并以此与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进行互释、沟通和融合。由此,他导出以德治民本礼治为中心的传统儒家政治思想是可以与现代民主政治思想相涵容。并且只有这样,现代民主政治才既能在中国扎稳脚跟,又能获得新的价值源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7
  1.1 现代新儒家政治哲学  9-12
  1.2 徐复观的思想演变  12-13
  1.3 徐复观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  13-17
第2章 忧患意识:徐复观政治哲学的原动力  17-27
  2.1 忧患意识的诠释  17-19
    2.1.1 作为政治自觉意识的忧患意识  18
    2.1.2 作为政治责任意识的忧患意识  18-19
    2.1.3 作为奋发意识的忧患意识  19
    2.1.4 作为远见意识的忧患意识  19
  2.2 忧患意识的转进  19-22
    2.2.1 “敬”对忧患意识的直承  20
    2.2.2 “彝”对“敬”的包容  20-21
    2.2.3 “礼”对“彝”的扩充  21
    2.2.4 “仁”对“礼”的内化  21-22
  2.3 忧患意识的传承与创发  22-25
    2.3.1 忧患意识的横向发展  22-24
    2.3.2 忧患意识的纵向发展  24-25
  2.4 本章小结  25-27
第3章 性善论:徐复观政治哲学的价值根源  27-44
  3.1 性善论的追思  28-33
    3.1.1 《论语》:性善论两大基本问题的提出及其初步解答  28-30
    3.1.2 《中庸》:解答“性与天命”融合问题  30
    3.1.3 《孟子》:解答“性善”确立问题  30-32
    3.1.4 《大学》:性善论两大基本问题的完满解答  32-33
  3.2 形而中者谓之心  33-38
    3.2.1 “消解形而上学的性格”的理解  33-37
    3.2.2 “消解形而上学的性格”的缺失  37-38
  3.3 性善论中的政治蕴意  38-43
    3.3.1 性善与仁、道的关系  38-39
    3.3.2 德治民本礼治  39-43
  3.4 本章小结  43-44
第4章 自由、平等、民主:徐复观政治哲学的核心观点  44-54
  4.1 自由精神的现代化  44-47
    4.1.1 积极自由  45-46
    4.1.2 消极自由  46-47
  4.2 平等理念的现代化  47-49
    4.2.1 人民与天命的平等  48
    4.2.2 “平等理念”  48-49
  4.3 民主观念的现代化  49-52
    4.3.1 “权原”在民  49-51
    4.3.2 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保障少数  51-52
  4.4 本章小结  52-54
第5章 徐复观政治哲学的评议  54-63
  5.1 性善论的困局  54-58
  5.2 德治民本到民主的困局  58-61
  5.3 礼治到法治的困局  61-63
结语  63-66
参考文献  66-68
致谢  68-69
附录A  69

相似论文

  1.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2.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3. 广东从化参与式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422.6
  4.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6. 民主法治视域下网络监督问题研究,D630.9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8. 社会学视角下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路径思考,D267
  9. 民进党民粹式政治动员研究,D675.8
  10. 民主化视阈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研究,D422.6
  11.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2.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3.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14. 小学班干部选拔模式对学生民主参与能力的影响,G625.1
  15.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16. 中国区域性网上社区的舆情研究,G206
  17.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研究,A841
  18.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19. 政府职能转换背景下人大执法检查工作的完善,D624
  20.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发展研究,D621.5
  21. 网络政治参与分析,D621.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