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再保险在医疗保险中的应用

作 者: 周瑜
导 师: 王定成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运筹学与控制论
关键词: 最优再保险 厚尾分布 三次样条 单纯形法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是近二十年在各个国家普遍出现的现象,如何控制医疗费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同时医疗保费的研究也成为保险行业的热点问题。对医疗保险公司来说,如何确定患者和保险公司双方认可的保费,以及设定患者个人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额度(最优自付额),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注意到医疗保险公司/患者/最优自付额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再保险研究领域中的再保险公司/原保险公司/最优自留额三者关系的雷同,提出利用再保险研究中已经非常成熟的最优自留额模型来研究医疗保险的最优自付额,这就是本文的主要思想。本文主要内容为:用再保险的研究方法研究医疗保险的最优自付额,根据再保险中的最优再保险模型建立了索赔额为对数正态分布的医疗保险的最优自付额模型。由于所得模型是一个关于保费、损失额与最优自付额的非线性方程组,本文提出了基于三次样条函数和单纯形法的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该数值方法有很高的计算精度。数值仿真试验表明用再保险的研究方法研究医疗保险不仅可以得到合理的医疗保险最优自付额,而且有助于解释实际中保费、损失额与自付额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创新点是应用再保险中确定最优自留额的模型来研究医疗保险中的最优自付额,在均值方差保费原理下计算索赔额为对数正态分布时的最优自付额。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22
  1.1 国内外医疗保险的现状  8-12
  1.2 医疗责任保险  12-16
    1.2.1 国内外医疗责任保险的比较  12-14
    1.2.2 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  14-16
  1.3 我国医疗保险索赔的不足  16-18
  1.4 问题的提出  18-20
  1.5 本文主要内容  20-22
第二章 用再保险的方法研究医疗保险  22-34
  2.1 医疗保险索赔数据的统计  22
  2.2 理论基础  22-25
    2.2.1 医疗保费定价  22-23
    2.2.2 再保险保费计算原理  23
    2.2.3 最优再保险模型  23-25
  2.3 最优自付额的确定  25-29
    2.3.1 标准差原则  25-27
    2.3.2 方差原则  27-29
  2.4 数值求解方法  29-32
  2.5 仿真数据比较  32-33
  2.6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34-37
  3.1 结论  34
  3.2 医疗保费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34-37
致谢  37-38
参考文献  38-40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40

相似论文

  1. 非线性二层规划的平衡点算法研究,O221.2
  2. 基于ARM9的数控冲床自动送料运动控制系统设计,TG659
  3. 异形小工件抛光机械手的轨迹规划研究,TG580.692
  4. 加Rife-Vincent(Ⅲ)窗插值FFT算法的改进和快速相位差校正法的研究,TM711
  5. 应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度量局部波动率函数,F830.9
  6. 基于DE算法的DRNN网络非线性系统辨识研究,N945.14
  7. 煤矿采煤工作面煤质信息的可视化模型研究,TP391.41
  8. 基于S3C2410的双通道数字存储示波器的软件设计,TM935.37
  9. 河南省林州市胃癌患者相对生存率的灵活参数模型应用,R735.2
  10. 基于BAS-3000控制器的变风量(VAV)末端DDC控制的研究与实现,TP273
  11. 具有最近二次方和DM相互作用的一维经典失措海森堡模型的基态性质研究,O469
  12. 相依风险模型的破产概率及极限理论,F830.9
  13. 开源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G659
  14. 样条权函数神经网络算法研究及其应用,TP183
  15. 基于机器视觉的指针式仪表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TP391.41
  16. 雾天数字图像的处理方法研究,TP391.41
  17. 改进的求解线性多层规划的主元标单纯形法,O221.1
  18. VaR和CTE准则下的最优再保险,F840
  19. 多工位数控冲压机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TG385.1
  20. 水平递推声线模型及声速剖面建模与研究,TB566
  21. 基于智能控制的卷取张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TP273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