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变桨控制技术在阜新风电场生产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 童娇宇
导 师: 王晓东;曾学文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控制工程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变桨控制 开发 规划 资源
分类号: TM6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并解决能源不足问题,促使社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国外已开发利用多年,技术水平也日趋成熟,正渐渐成为各国大力开发的新兴能源。我国高度重视风能的开发利用,正积极大力的推进我国的风能开发利用。从全国范围来看,辽宁省的风能资源相对贫乏,但在辽宁地区,地形对风速的影响非常显著。通常风速、平均风能密度和有效利用时间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大。在占辽宁省总面积约80%的山区,开发利用风能还是大有可为的。同时,辽宁省内地形起伏,制高点、迎风坡、鞍形狭管地段比比皆是,这为风能的开发利用、选址建场提供了潜在的场地,这些地方只要交通条件允许,都具有开发的条件。本文以辽宁阜新风电场的实际工程为背景,在对风电场规划设计过程的概况进行探讨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控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设计了变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风速的变化,通过桨距调节机构,改变桨叶攻角以调整输出电功率,更有效地利用风能。在实际生产中采用PLC实现变桨控制系统,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规划,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最后对通过现场踏勘和调查走访,对风能资源、环境保护、地形地质、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规划,初步确定了风电场的装机规模及总体设计方案,并对风电场进行了投资初步匡算和财务分析,最终得出风电开发规划结论。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4
  1.1 风电技术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8-9
    1.1.1 风电技术概况  8
    1.1.2 地区社会经济概况  8
    1.1.3 电网及负荷情况  8-9
    1.1.4 能源资源和电源结构  9
    1.1.5 风场开发意义  9
  1.2 风电技术研究现状  9-12
    1.2.1 辽宁省风能资源现状  9-10
    1.2.2 目前风电开发现状  10
    1.2.3 变桨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应用  10-12
  1.3 课题研究的工程背景  12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2-14
第二章 风电场建设开发的相关知识  14-24
  2.1 区域风能资源分析  14-15
  2.2 风电场所在地区气象站资料整理及分析  15-16
    2.2.1 参考气象站基本情况  15
    2.2.2 参考气象站风能资源概况  15-16
  2.3 风电场场址实测风速、风向数据分析  16-19
    2.3.1 阜北地区风资源分布初步分析  16-19
  2.4 风力发电机组轮毂安装高度的风资源特性  19-20
    2.4.1 风速随高度变化规律分析  19
    2.4.2 空气密度  19-20
    2.4.3 风电场轮毂高度处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20
  2.5 场址区代表年风资源特征值  20-22
    2.5.1 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  20-22
  2.6 风电场场址风能资源综合评价  22-24
第三章 风电场设计的总体方案  24-44
  3.1 风电场厂址确定  24
  3.2 发电机组的选择  24-27
  3.3 风力发电机组布置  27-30
    3.3.1 风机轮毂高度风能资源  27-28
    3.3.2 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原则  28-29
    3.3.3 风力发电机组布置方案  29-30
  3.4 风电场年上网电量计算  30-44
    3.4.1 风能的计算  30-33
    3.4.2 理论年发电量  33-44
第四章 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原理及变桨技术的应用  44-68
  4.1 风力机的结构  44-45
  4.2 风力发电分类及容量  45-46
  4.3 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及组成  46-47
  4.4 变桨距控制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47-66
    4.4.1 变桨距控制的意义  47-48
    4.4.2 PID算法  48-50
    4.4.3 PID控制模块设计  50-53
    4.4.4 变桨距控制  53-56
    4.4.5 华锐FL1500风电机组风机特性分析  56-66
  4.5 小结  66-68
第五章 风电场效益分析  68-70
  5.1 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  68
  5.2 财务分析  68-70
    5.2.1 成本估算  68
    5.2.2 发电效益计算  68-69
    5.2.3 清偿能力分析  69
    5.2.4 财务评价结论  69-70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0-72
  6.1 全文工作总结  70-71
  6.2 问题与展望  71-72
致谢  72-74
参考文献  74-76
附录A  76

相似论文

  1.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2.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3.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中网侧变换器控制与风机模拟技术研究,TM46
  4. 基于FRFT的扩展频谱信号特性分析,TN911.6
  5.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6. 动态环境下移动对象导航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TP301.6
  7. 面向火箭发动机的数字化装配工艺系统研究与开发,TP391.7
  8. SIP协议研究及其在视频通信中的应用,TP393.04
  9.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TP242
  10. 基于全局视觉的仿人机器人足球比赛系统,TP242.6
  11. 晶圆传输机器人关键控制技术研究,TP242.2
  12. 再入弹头的移动质心控制方法研究,TJ765.23
  13.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14.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15. 利用荆门地区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初中美术校本教材的实践与探索,G633.955
  16. 军事演习中工兵团工程装备维护保障资源配置研究,E251.2
  17.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18. 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G434
  19.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20.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独立学院教学体系研究,G642.4
  21. 铁尾矿砂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研究,TU52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发电、发电厂 > 各种发电 > 风能发电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