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河三角洲地区苜蓿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作 者: 崔延军
导 师: 聂俊华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苜蓿 产业化 关键技术 黄河三角洲地区
分类号: S541.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苜蓿是优质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改土培肥植物,具有高产、优质、抗寒、耐旱、耐盐碱、抗逆性强、适应广泛、根系发达、再生性强等特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黄河三角洲是世界造陆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它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开发前景较为广阔,惟土壤盐渍化严重,成了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苜蓿有着较强的适宜性,适宜黄河三角洲地区栽培,为该区域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提供了方向。但目前苜蓿的种植多沿用传统方式,主要种植在没有灌溉条件的瘠薄地、盐碱地上,基本不施肥或很少施肥,管理粗放,致使苜蓿产量不高,品种退化,品质降低,作为饲草的巨大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为了促进黄河三角洲地区苜蓿种植的产业化发展,本研究主要对苜蓿产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选取李家农场小区、孤岛农场、黄河口南农场、黄河口南9011#地等四个地方进行试验,对苜蓿品种的选育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确定了在该区域高产、稳产的苜蓿品种及苜蓿播种密度;最后,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苜蓿病虫害、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进行试验的品种中,卫士、全能+Z、CUF101、ABI400的产量相对比较高,而且稳定,再生性好,品质等方面属于优势品种。其中,综合品质最好的为卫士。虽然CUF101的再生能力强,但其抗寒能力弱,越冬性能差,同时在相同时期刈割,粗蛋白含量低且容易老化;中苜一号品质最好,返青率最高,但产量较低,建议大田推广使用卫士、全能+Z、CUF101、ABI400四种品种。在播种量选择方面,第一茬收割后,大播种量的下降幅度很大,小播种量的下降率则很小,大播种量在根须直径,产量、品质、抗倒伏能力上,均不如小播种量。在除草剂选择上,农达在500 ml/667m~2、600 ml/667m~2剂量的处理下,对芦苇防除效果较好,考虑经济效益,建议选用500ml/667m~2的浓度。用普施特300ml/667m~2+乙草胺140ml/667m~2防除杂草效果显著,但调查发现对苜蓿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药害程度中等偏重,施药最好加安全剂以减轻药害。豆施乐100 ml/667m~2+闲锄100 ml/667m~2和豆施乐120 ml/667m~2+闲锄80 ml/667m~2以上剂量混配防除杂草效果较好。豆施乐100 ml/667m~2+闲锄100 ml/667m~2+辛酰溴苯腈100 ml/667m~2,防除杂草效果较好,且对苜蓿药害较轻。在杀虫剂选择上,安打对甜菜夜蛾防效最好,其次为安保、除尽、美满、抑太保;小区试验和室内试验表明药剂防治时只要喷药均匀一致,在同样药剂浓度下,可大大提高防治效果;为了有效地治理甜菜夜蛾,可采用灭幼脲类、吡咯类药剂及生物制剂交替使用,以控制甜菜夜蛾的发生。在防治苜蓿褐斑病效果上,20.6%万兴EC对褐斑病的防效较高,其次为50%多菌灵UP,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会更佳,7天后再重喷一次就能控制褐斑病的发生和漫延。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1 引言  10-16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5
    1.2.1 苜蓿生长特性  11-12
    1.2.2 苜蓿营养与施肥研究概况  12
    1.2.3 苜蓿病虫害研究概况  12-13
    1.2.4 杂草  13-14
    1.2.5 病害  14-15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6
2 材料与方法  16-23
  2.1 试验地点  16
  2.2 材料  16-18
    2.2.1 品种筛选  16-17
    2.2.2 种植密度试验  17
    2.2.3 杂草防除试验  17
    2.2.4 虫害的化学防治研究  17-18
    2.2.5 褐斑病防治  18
  2.3 试验方法  18-23
    2.3.1 品种筛选  18-19
    2.3.2 大区密度试验  19
    2.3.3 杂草防除试验  19-21
    2.3.4 虫害的化学防治研究  21
    2.3.5 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化学防治  21-23
3 结果与分析  23-45
  3.1 苜蓿品种对比与筛选  23-32
    3.1.1 孤岛农场苜蓿大田品种对比研究  23-25
    3.1.2 黄河口南农场牧草品种展示试验  25-27
    3.1.3 李家农场小区试验  27
    3.1.4 大田品比试验  27-32
  3.2 大区密度试验  32-35
    3.2.1 苜蓿不同播种量收割后密度的变化  33
    3.2.2 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33-34
    3.2.3 不同播量对苜蓿根颈直径的影响  34
    3.2.4 不同播量对苜蓿倒伏的影响  34-35
  3.3 苜蓿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35-39
    3.3.1 黄河三角洲苜蓿杂草发生规律及防除  35
    3.3.2 播前灭荒结果与分析  35-36
    3.3.3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杂草试验  36-37
    3.3.4 苗后苜蓿田间杂草防除试验  37-39
  3.4 苜蓿田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39-43
    3.4.1 苜蓿虫害发生规律  39-40
    3.4.2 几种主要害虫种类及生活习性研究  40-42
    3.4.3 虫害的化学防治研究  42-43
  3.5 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  43-45
    3.5.1 发生规律  43-44
    3.5.2 化学防治结果与分析  44-45
4 讨论  45-46
5 结论  46-49
参考文献  49-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氮肥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发育的影响,S541.9
  2.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分析,S541.9
  3. 西藏地区紫花苜蓿和多年生黑麦草干草调制与贮藏技术的研究,S816.53
  4.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5. 高温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与初步分析,S541.9
  6. 盐城蚕桑业发展研究,F326.3
  7. 血红素加氧酶-1参与水杨酸对镉诱导的紫花苜蓿根部氧化胁迫的调节作用,S541.9
  8.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应,X53
  9.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类型紫花苜蓿phyA、phyB mRNA和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S541.9
  10. 太原盆地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研究,S541.9
  11. 资本运营下的移动电视媒体角色及定位探析,G220
  1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雄性不育系(MS-GN)的初步研究,S541.9
  13. 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根颈膜脂脂肪酸含量的影响,S541.9
  14. 从传媒企业融资上市看—文化传播与资本的变奏,F832.5
  15. 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C912.82
  16. 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赣中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研究,TU241.4
  17. 产业化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开发研究,G124
  18. 大功率LED集成光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TN312.8
  19. 产业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规划及评价研究,X820
  20. 不同作物茬口与施肥对连作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S565.1
  21. 创新驱动的自主标准产业化模式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饲料作物、牧草 > 多年生豆科牧草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