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交流电渗粒子收集理论及实验研究
作 者: 刘笑
导 师: 姜洪源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关键词: MEMS 交流电渗 粒子收集 仿真计算
分类号: O36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和生物恐怖袭击,在水、食物和临床样品中的低浓度病原体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引起了人们重视。目前有多种技术用于粒子的控制与收集,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基于电场机制的方法。生物学上所关心的对象都是微米或纳米级的粒子,而基于电场机制的粒子收集与分离方法尤其适合于这样的微小级粒子,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微纳米级的微电极与微流体器件集成成为可能。交流电渗(AC EO,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o-Osmotic)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它在粒子收集与分离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如输入信号电压低、不易产生气泡、所需样品少、能实现实时检测、不依赖粒子大小和电场梯度变化,容易与微芯片集成等,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详细综述了交流电渗粒子收集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了交变电场下粒子的受力情况,阐述了交流电渗的产生机理,研究了其粒子收集的原理,并用格林函数法求得溶液中的电势数值解,计算出粒子收集的位置,给出了粒子收集位置计算式。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建立交流电渗相关的数学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求解有关电场和流场的Laplace方程及Navier-Stokes方程,并进行仿真分析。综合考虑包括介电泳(DEP, Dielectrophresis)、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得到了微通道内粒子的速度分布。同时分析了包括外加频率、电压,溶液的电导率等主要参数对粒子收集效果的影响,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验证理论研究的正确性,设计加工了硅衬底平行式对称微电极芯片,以去离子水稀释直径0.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混合溶液为实验研究对象,施加交变电场,在荧光粒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粒子收集现象。通过改变施加信号、溶液参数等成功地观察到了不同参数下的粒子收集实验结果,验证了主要特征参数对粒子收集的影响。全文通过对交流电渗粒子收集基本理论的阐述,理论分析计算、建模仿真分析及实验研究,验证该文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展开交流电渗粒子收集与分离研究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 基于物理模型的真实感流体实时仿真技术,TP391.41
- 海底犁式挖沟机的设计研究及稳定性分析,TE952
- 多晶硅压力传感器模数转换电路设计,TP212.1
- 针对气体样品的微型质谱仪等离子体源的设计与制造,O539
- 低驱动电压RF MEMS电容式开关设计及分析,TM564
- 激光冲击波致动微泵的设计建模与研制,TH38
- MEMS加速度计温度场及残余应力模型研究,TH824.4
- 基于碳纳米螺旋的微气泡发生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P211.4
- 多梁支撑圆盘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测控系统的研究,TH824.4
- 六轴静电悬浮微加速度计的设计及系统级仿真,TH824.4
- 高压限流熔断器弧前时间电流特性的仿真研究,TM563.1
- 油气管道泄漏土壤温度场的研究,TE832
- MEMS惯性测量单元自动校准算法研究与实现,TP211.4
- 微纳米开关多物理场复合接触研究,TM564
- 屈曲式双稳态微加速度开关的研究,TP211.2
- 基于介电泳力的微粒子收集机理分析与实验研究,TH703
-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新型MEMS红外辐射源研究,TP212.2
-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太阳风研究与仿真,P353.8
- 斜拉桥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水化热温度效应研究,U441.5
- RF MEMS 微波功率传感器的设计与分析,TP212
- 基于SOI技术的MEMS惯性加速度计的设计与优化,TH824.4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力学 > 流体力学 > 电磁流体力学 > 电流体力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