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地区贫困研究

作 者: 朗腾苏布达
导 师: 布仁
学 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地区贫困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内蒙古地区上世纪末以来,由于气候日益干旱和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加之连续几年遭受特大旱灾、雪灾等,使内蒙古地区沙化、退化严重,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同时给农牧民生活带来了危害,导致极其贫困。因此,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贫困对农牧民生活、农牧区经济乃至全区全国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地区贫困的相关性,对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地区贫困的原因,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扶贫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在指标体系构建和灰色关联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区域贫困耦合的主要因素及其因素变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牧区牧草地面积与牲畜存栏头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高;牧区牧草地面积比例与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高关联;农区耕地面积与总人口、地方财政收入、农牧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的关联度高;农区耕地面积比例与农村用电量有高关联等。但是没有得出具体土地面积的变化对农牧民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所以,为了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农牧民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从退耕还林还草和增加人工草地面积等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结构与区域贫困系统要素耦合是非常复杂的,对全区74个旗县1997年和2006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区域贫困情况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区域贫困关系密切,而且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区域贫困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2)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和增加人工草地面积的研究分析,表明:一方面随着耕地面积里的旱地面积的减少和水浇地面积的增加,农牧民收入明显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人工草地面积的增加,在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县,人工牧草地的实际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能达到粮食作物的2倍以上,从而减少旱作农田的面积,增加人工牧草地的面积,给农牧民带来了收入的增加。(3)经过分析研究,提出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缓贫的主要对策是:建立人工草地,增加人工草地面积,加强草地的现代化建设;在旱地面积的减少和水浇地面积增加的基础上,对耕地的数量保护和耕地地力保护以及耕地环境保护应给予高度重视;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科教扶贫;发展民族和地区特色的“绿色经济”等。从而使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脱贫工程的加速。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3
1 引言  13-25
  1.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地区贫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3-15
    1.1.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的背景  13
    1.1.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的意义  13-15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8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5-16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6-18
  1.3 土地利用结构与地区贫困研究的理论依据  18-25
    1.3.1 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18-19
    1.3.2 贫困定义和贫困地区的类型  19-21
    1.3.3 理论依据  21-25
2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25-28
  2.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  25-26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5
    2.1.2 气候条件  25-26
    2.1.3 水资源  26
    2.1.4 土壤  26
    2.1.5 植被  26
  2.2 社会经济特  26-28
3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8-35
  3.1 土地利用现状  28-30
  3.2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30-32
  3.3 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差异及变化特征  32-35
4 内蒙古自治区地区贫困发展态势  35-47
  4.1 地区贫困现状  35-39
    4.1.1 贫困人口状况  35
    4.1.2 贫困旗县分布状况  35-39
  4.2 地区贫困变化特征  39-42
    4.2.1 贫困地区经济状况变化特征  39-41
    4.2.2 贫困人口变化特征  41-42
  4.3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42-47
    4.3.1 贫困的一般成因  42-44
    4.3.2 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贫困的成因  44-47
5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地区贫困的关系  47-76
  5.1 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与贫困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47-51
    5.1.1 指标体系  47-49
    5.1.2 研究方法  49-51
  5.2 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与地区贫困耦合的主要因素及变化分析  51-58
    5.2.1 牧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地区贫困耦合的主要因素及变化分析  52-54
    5.2.2 农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地区贫困耦合的主要因素及变化分析  54-56
    5.2.3 半农半牧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地区贫困耦合的主要因素及变化分析  56-58
  5.3 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缓贫分析  58-69
    5.3.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地区贫困相关性结果  58-66
    5.3.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贫困县的脱贫实践  66-69
  5.4 内蒙古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优化配置和反贫困的对策  69-76
    5.4.1 内蒙古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优化配置对策  69-72
    5.4.2 内蒙古缓贫对策  72-76
6 结论  76-77
参考文献  77-79
致谢  79

相似论文

  1.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2. 洛阳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X171
  3. 福建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X826
  4.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水污染效应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X52
  5.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X24
  6. 基于尺度转换提高MODIS影像耕地解译精度的方法研究,S127
  7. 高分辨率SAR影像裸土信息提取及土壤含水量反演初探,S152.7
  8. 基于土地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对策研究,F301.2
  9.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不同类型小流域氮流失规律分析,X52
  10. 苏北滨海湿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安全动态分析,X171
  11.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评价研究,F301
  12.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研究,F301
  13. 基于J2EE的土地利用规划审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4. 长沙市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F224
  15. 顺昌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F301
  16. 鹤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F301.24
  17. 板仓红色旅游区未来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F592.7
  18. 政府约束条件下的土地利用优化研究,F224
  19. 乌海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平衡分析,F301
  20.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研究,F301
  21. 延安市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关系研究,F301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