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

作 者: 刘婧媛
导 师: 乌恩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自驾车旅游活动 自驾车旅游者 旅游者行为 北京
分类号: F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4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及人们旅游意识的不断成熟,自驾车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在自驾车旅游的建设发展及理论研究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关于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还缺少系统的论述,国内关于自驾车旅游的研究刚刚起步,对自驾车旅游群体特征了解的不够深入,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实践表明,自驾车旅游活动同地区经济及文化的发展水平具有紧密联系,呈现了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在区域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特征实证分析基础上探索自驾车旅游者群体的普遍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有关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旅游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等理论为支撑,从理论上探索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因素体系,并重点对北京地区自驾车旅游动机、自驾车旅游决策制定和行为过程、自驾车旅游行为空间分析及自驾车旅游者满意度分析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归纳总结出北京地区自驾车旅游者总体的行为特征,及不同群体的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差异,为政府及北京地区自驾车旅游从业者的实际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其他地区自驾车旅游从业者提供参考,用以指导自驾车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与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20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解决了以下四个问题:(1)从理论上对自驾车旅游者行为进行探讨,总结归纳出自驾车旅游者以人口学特征为客观条件,以心理学特征为主观期望,以行为表象特征为行为过程的行为因素体系,该体系共分为3主类,12亚类,22小类。这些行为因素分别回答了谁会成为自驾车旅游者,自驾车旅游者喜欢什么,自驾车旅游者为什么开展自驾车旅游,自驾车旅游者怎样开展旅游这四个层面的问题;(2)在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因素体系的基础上,分别从人口学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地区自驾车旅游者群体的总体行为特征;(3)在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因素体系的基础上,分别从人口学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三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驾车方式三对不同群体的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差异;(4)在北京地区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特征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自驾车旅游发展体系、自驾车旅游营销重点的建议,以指导地方自驾车旅游发展,为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不但结合区域特征归纳总结了自驾车旅游者总体行为特征,还重点探讨了不同群体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差异,填补了目前理论界对于自驾车旅游者细分市场深度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区域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研究基础数据及结论将对指导区域自驾车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2
1 绪论  12-15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动机  12-13
  1.2 研究目的  13
  1.3 研究范围  13-14
  1.4 研究流程  14-15
2 文献综述  15-27
  2.1 相关概念界定  15-19
    2.1.1 自驾车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15-17
    2.1.2 自驾车旅游的分类  17-18
    2.1.3 自驾车旅游的特征  18-19
    2.1.4 自驾车旅游者和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的概念  19
  2.2 国内外关于自驾车旅游的研究  19-23
    2.2.1 国外自驾车旅游研究  19-22
    2.2.2 国内自驾车旅游的研究  22-23
  2.3 国内外关于旅游者行为的研究  23-26
    2.3.1 国外旅游者行为的研究  23-24
    2.3.2 国内旅游者行为的研究  24-26
  2.4 国内外关于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的研究  26-27
3 研究设计  27-30
  3.1 研究问题  27
  3.2 研究框架  27-28
  3.3 研究方法  28
    3.3.1 调查研究法  28
    3.3.2 深度访谈法  28
    3.3.3 文献研究  28
  3.4 调查开展与数据收集  28
  3.5 统计分析与方法  28-30
    3.5.1 信度分析  29
    3.5.2 交叉表分析  29
    3.5.3 因子分析  29-30
4 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因素  30-32
5 自驾车旅游者总体行为特征分析——以北京自驾车旅游者为例  32-54
  5.1 样本信度分析  32
  5.2 自驾车旅游者人口学特征  32-34
    5.2.1 性别  32
    5.2.2 年龄  32-33
    5.2.3 学历  33
    5.2.4 职业  33
    5.2.5 收入  33-34
  5.3 自驾车旅游者心理特征  34-38
    5.3.1 目的地选择偏好  34-35
    5.3.2 旅游动机  35-38
  5.4 自驾车旅游者行为表象特征  38-54
    5.4.1 行为方式特征  38-40
    5.4.2 可测量行为特征  40-43
    5.4.3 自驾车旅游者旅游决策行为分析  43-51
    5.4.4 自驾车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分析  51-52
    5.4.5 自驾车旅游者旅游满意度分析  52-54
6 不同群体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对比分析——以北京自驾车旅游者为例  54-68
  6.1 不同性别的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对比分析  54-61
    6.1.1 不同性别的自驾车旅游者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的差别  54-55
    6.1.2 不同性别的自驾车旅游者在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别  55-61
  6.2 不同年龄段的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对比分析  61-64
    6.2.1 不同年龄段的自驾车旅游者旅游动机差别  61-62
    6.2.2 不同年龄段的自驾车旅游者在行为特征差别  62-63
    6.2.3 旅游决策行为差别分析  63-64
  6.3 采取不同出游方式的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对比分析  64-68
    6.3.1 自驾车旅游者对出游方式的选择  64-65
    6.3.2 不同出游方式旅游者旅游行为差异分析  65-68
7 结论与建议  68-73
  7.1 结论  68-71
    7.1.1 自驾车旅游者总体行为特征  68-69
    7.1.2 不同群体自驾车旅游者行为差异  69-71
  7.2 建议  71-73
    7.2.1 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自驾车旅游发展体系  71-72
    7.2.2 自驾车旅游营销重点  72-73
附表:北京地区自驾车旅游游客调查问卷  73-75
参考文献  75-78
个人简介  78-79
导师简介  79-80
取得成果目录清单  80-81
致谢  81

相似论文

  1. 校服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G635.5
  2. 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G812.13
  3. 日本近代北京官话教本对《语言自迩集》继承与发展研究,H195
  4. 龙凤山米业北京公司营销策略研究,F326.5
  5. 北京郊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F327
  6. 北京市城市新型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规制及执行状况研究,D922.16
  7. 北京市公众体育科学素养研究,G812.6
  8. 北京市郊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F327
  9. 西湖景区旅游者游览行为的Semi-Markov时空模拟研究,F224
  10. 五趾北京油鸡趾骨发育相关候选基因表达分析,S831
  11. 上海地区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肺结核病患者二线药物耐药现况及细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R521
  12.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地区琴行办学调研,J60-4
  13. 杂志封面构图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H0
  14. 我国平面媒体冬奥会报道研究,G212
  15. 北京市财源建设分析,F812.7
  16. 北京地区服装品牌个性应用研究,TS941.1
  17. 气体射流冲击烤制“北京烤鸭”加工技术与多环芳烃产生的研究,TS251.67
  18. 力达霉素产生菌中atrA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TQ465
  19. 不同居住模式的邻里空间原型的比较研究,TU984.12
  20.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楼宇自控协议转换实现,TU855
  21. 试论现代城市CBD空间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延异—以北京CBD东扩区设计研究为例,TU984.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