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法律制度研究

作 者: 刘晓佳
导 师: 彭丁带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国际法学
关键词: 电子废物 越境转移 法律控制
分类号: D922.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法律制度,通过分析现有的法律框架,包括国际条约和一些国内法,结合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现状,指出现有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的建议。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电子废物的概念、危害、越境转移现状及成因;第二章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专注于研究现有的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律制度,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论和主要的国际公约;第三章致力于研究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内国法律制度,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法律;第四章是对于完善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笔者提出的自身见解,以飨读者。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8
第一章 电子废物越境转移概述  8-11
  1.1 电子废物的定义  8
  1.2 电子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8-9
  1.3 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9-11
    1.3.1 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现状(特别是我国的情况)  9
    1.3.2 成因分析  9-11
第二章 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  11-27
  2.1 对电子废物越境转移进行国际法律控制的理论依据  11-13
    2.1.1 国家环境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  11-12
    2.1.2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2-13
    2.1.3 利益平衡理论  13
  2.2 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律制度  13-24
    2.2.1 全球性公约——《巴塞尔公约》对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控制  14-19
      2.2.1.1 《巴塞尔公约》概述  14-15
      2.2.1.2 《巴塞尔公约》对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限制条款  15-16
      2.2.1.3 《巴塞尔公约》确立的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程序——"事先知情同意"制度(PIC)  16-17
      2.2.1.4 《巴塞尔公约》规定的再进口义务  17-18
      2.2.1.5 《巴塞尔公约》的修正案和责任议定书  18-19
    2.2.2 区域性的国际法律制度  19-24
      2.2.2.1 美洲地区的《渥太华协定》和《美墨合作协定》  19-20
      2.2.2.2 经合组织成员国所通过的决议和建议  20-21
      2.2.2.3 欧盟关于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指令和条例  21-22
      2.2.2.4 地中海地区的《伊兹密尔议定书》  22-23
      2.2.2.5 非洲国家之间签署的《巴马科公约》  23-24
  2.3 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律制度之成就和缺陷  24-27
    2.3.1 对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国际法律制度的总体评价  24
    2.3.2 对《巴塞尔公约》在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上的评价  24-27
      2.3.2.1 《巴塞尔公约》在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上所取得的成就  24-25
      2.3.2.2 《巴塞尔公约》存在的缺陷  25-27
第三章 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内国法律制度  27-33
  3.1 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  27-29
    3.1.1 美国的相关法律制度  27-28
    3.1.2 日本的相关法律制度  28-29
  3.2 中国的相关法律制度  29-33
    3.2.1 中国履行《巴塞尔公约》的法律成果  29-30
      3.2.1.1 固体废物管理法规  29-30
      3.2.1.2 管理电子废物的专门法规  30
    3.2.2 国内其他相关的法律制度  30-32
      3.2.2.1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法  31
      3.2.2.2 其他环境经济法  31-32
    3.2.3 现有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  32-33
第四章 完善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的思考  33-40
  4.1 在国际法层面上关于完善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的建议  33-36
    4.1.1 完善"延伸生产者的责任"制度  33-34
    4.1.2 建立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的专门公约  34-35
    4.1.3 成立全球性的仲裁和监督机构  35
    4.1.4 加强对非法运输出口的打击  35-36
  4.2 对我国控制电子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36-40
    4.2.1 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  36-37
    4.2.2 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37-38
    4.2.3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经济激励制度  38-40
结语  40-41
致谢  41-42
参考文献  42-45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5

相似论文

  1. 国有资产流失法律控制论,F123.7
  2.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D922.1
  3. 香港汽车尾气污染法律控制体系及其借鉴,D922.68
  4. 转基因生物体越境转移的国际法规制问题研究,D996.9
  5.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法律控制研究,F832.4
  6. 安检的法律控制,D922.1
  7. 代孕技术的伦理反思,B82-057
  8.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F832.49
  9. 我国税收成本的法律控制研究,F812.42
  10. 论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D922.1
  11. 论BOT特许权协议中行政优益权的法律控制,D922.1
  12. 网络言论法律控制研究,D921
  13. 论美国电子废物规制的模式转型,X76
  14. 我国税收流失法律控制研究,F812.42
  15. 典型电子废物处置区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X53
  16.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刑法控制,D922.68
  17.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规制,D996.9
  18. 行业组织惩戒权的法律控制,D922.16
  19. 论警察权的法律控制与法律保障,D922.14
  20. 我国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法律规制研究,D92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环境保护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