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类固定短语“X来X去”格式考察

作 者: 周宁
导 师: 陈昌来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类固定短语 “X来X去” 语法意义 认知机制 语法化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53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选取类固定短语“X来X去”进行专题考察,目的是对“X来X去”进行共时平面上的详细描写,进而尝试从语法化和认知语法的角度对此类固定短语的某些现象加以解释,希望能够丰富对“类固定短语”的研究并更加有效地应用到教学当中。不包括前言和结语,全文共分六章。前三章依据X的词性分别对“V来V去”、“A来A去”、“N来N去”的构成、句法和语义进行了共时平面的描写。总结了三类结构中,X进入格式的语义条件;X1与X2的关系;“X来X去”总的格式义及句法特点。第四章对前三章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我们发现,其中“V来V去”和“N来N去”的语法意义相一致,而从出现的句法位置看“V来V去”与“A来A去”较为一致。而后对“X来X去”的篇章功能和语体色彩进行了说明。第五章针对共时平面上的描写,从认知语法角度予以解释。从有界无界的角度揭示了“X来X去”意义上的无界性,以此解释了其在句法上无法单独作谓语,常出现后续句的原因。从类固定短语整合的层级性角度,考察了短语内部成员的虚化程度和整合度,并指出语义上复杂的各小类之间存在引申关系。从主观性的角度,我们发现在“量”范畴里“X来X去”表示的是主观大量,X常指代全量。第六章从“X来X去”的语法化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此格式出现在西汉,在此之前,文献中常用“X往X来”表达相关意义,而这一四字格式可能是由骈句紧缩而成。在各类“X来X去”中最先出现的都是“来、去”具有实义的格式,而后开始虚化。在“V来V去”、“A来A去”格式中,语义重心转移到V和A,而“N来N去”中,N的生命度渐次降低,这与我们在共时平面里考察的虚化程度的类是相吻合的。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引言  6-10
  1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6-7
  2 研究现状  7-8
  3 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语料  8-10
第一章“V 来V 去”的构成及句法语义特点  10-23
  1.1 “V 来V 去”格式的内部构成  10-15
  1.2 “V 来V 去”格式的语法意义  15-20
  1.3 “V 来V 去”格式的句法功能  20-22
  1.4 小结  22-23
第二章“A 来A 去”的构成及句法语义特点  23-29
  2.1 “A 来A 去”格式的内部构成  23-24
  2.2 “A 来A 去”格式的语法意义  24-27
  2.3 “A 来A 去”格式的句法功能  27-28
  2.4 小结  28-29
第三章“N 来N 去”的构成及句法语义特点  29-34
  3.1 “N 来N 去”格式的内部构成  29-30
  3.2 “N 来N 去”格式的语法意义  30-32
  3.3 “N 来N 去”格式的句法功能  32-33
  3.4 小结  33-34
第四章“X 来X 去”的共性和差异  34-39
  4.1 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总结  34-35
  4.2 篇章功能和语体色彩  35-37
  4.3 X 为数词、代词的“X 来X 去”  37-39
第五章“X 来X 去”的认知机制及特征  39-48
  5.1 “X 来X 去”的无界性  39-42
  5.2 “X 来X 去”的层级性  42-45
  5.3 “X 来X 去”的主观性  45-47
  5.4 小结  47-48
第六章 “X 来X 去”的语法化历程  48-58
  6.1 “X 来X 去”格式的产生  48-49
  6.2 “X 来X 去”的初步发展  49-51
  6.3 “X 来X 去”格式义的正式形成  51-53
  6.4 “X 来X 去”的发展成熟  53-56
  6.5 演进关系和动因  56-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2
致谢  62-6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3-65

相似论文

  1.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语境分析及哲学意义,B842.1
  2. 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G633.41
  3. 动态助词“过”研究综述,H146
  4. 现代汉语插入语“就是说”研究,H146
  5. 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H17
  6. 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H146
  7. 《朱子语类辑略》中“来”的用法考察,H141
  8. 汉语动词重叠式探究,H146
  9. 基于概念合成理论的英汉诗性隐喻认知研究,H15
  10. 现代汉语“一+量+形”结构的认知性研究,H146
  11. 汉语名量非常规搭配的认知机制研究,H146
  12. 固化结构“那什么”及其话语标记功能研究,H13
  13. 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F224
  14. 维吾尔语中“ker-”,“bar-”的语法化过程研究,H215
  15. 现代汉语中的代动词“来”研究,H146
  16. 汉语“哪个”与英语“which”的对比研究,H314
  17. 英语原型被动结构产生的ISG模式分析,H314
  18. 现代汉语“算”的多角度考察,H146
  19. 汉语“V成”的句法语义研究及语法化考察,H146
  20. 韩国语先语末语尾‘-?-’的语法意义在汉语中的对应研究,H55
  21. 灾难新闻标题的隐喻研究,H1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