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雷诺嗪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 者: 张丽
导 师: 高春霖
学 校: 天津医科大学
专 业: 麻醉学
关键词: 雷诺嗪 慢钠通道 钙超载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分类号: R9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使用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灌注装置,观察雷诺嗪(Ranolazine,Ran)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本实验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20%乌拉坦1.5g/kg腹腔注射麻醉并肝素化后,剪开胸腔取出心脏,连接在改良的Langendorff灌注装置上,待心脏跳动稳定后,将小水囊置入左心室中,并向小水囊内缓慢注入37℃生理盐水,调整左室舒张末压力为5~10mmHg。各组分别用37℃Krebs-Henseleit Bicarbonate Buffer(K-H),灌注压为75cm H2O,经主动脉平衡灌注15min,以停灌的方式造成全心缺血30min后,缺血—再灌注组(I/R):用K-H液复灌60min;雷诺嗪1组(R10)用含10μmol·L-1雷诺嗪的K-H液复灌60min;雷诺嗪2组(R20)用含20μmol·L-1雷诺嗪的K-H液复灌60min;雷诺嗪3组(R+H)用含10μmol·L-1雷诺嗪和200μmol·L-1H2O2(Hydrogen peroxide)的K-H液复灌60min。记录各组缺血前、再灌注15min、30min、45min、60min时的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并留取四组缺血前及再灌注末1min的冠脉液,测定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的漏出量。实验末,留取心尖部的心肌组织,测定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及钙离子(Calcium ion,Ca2+)的含量。结果1.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缺血前四组的心率(Heart Rate,HR)、左室形成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ifferential pressure timemaxium,+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ifferential pressure timemaxium,-dp/dtmax)均无显著差异(P>0.05);再灌注后各组HR、LVDP、+dp/dtmax、-dp/dtmax均有下降趋势,R10组和R20组的LVDP和+dp/dtmax、-dp/dtmax与I/R和R+H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10和R20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R组和R+H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心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对心肌细胞漏出酶的影响缺血前各组的LDH、CK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末,四组的LDH、CK均有增加的趋势,R10和R20组的LDH、CK活性明显低于I/R组和R+H组(P<0.05),R10和R20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I/R和R+H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对心肌组织ATP和Ca2+的影响再灌注期间R10和R20组心肌组织ATP的含量明显高于I/R组和R+H组(P<0.05),且R20比R10组的ATP含量要高(P<0.05),I/R组和R+H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10和R20组含量心肌组织Ca2+的含量明显低于I/R组和R+H组(P<0.05),且R20组的Ca2+含量低于R10组(P<0.05),I/R组和R+H组的Ca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诺嗪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收缩力指标,增加心肌组织ATP的含量,减少钙的含量,减少心肌酶的漏出,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剂量依赖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符号说明  9-10
前言  10-12
  研究现状、成果  10-11
  研究目的、方法  11-12
雷诺嗪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2-46
  材料与方法  12-18
    一、实验材料  12-13
    二、药品与试剂  13-14
    三、实验方法  14-17
    四、实验所得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17-18
  结果  18-26
    一、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8-22
    二、对心肌细胞漏出酶  22-24
    三、心肌组织的ATP含量  24-25
    四、心肌组织的Ca~(2+)含量  25-26
  讨论  26-38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6-27
    二、雷诺嗪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及其机制  27-28
    三、对于本实验结果的分析  28-38
  小结  38-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6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46-47
综述  47-59
  抗心绞痛药物雷诺嗪对缺血心肌的保护及其研究进展  47-55
  综述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移植1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修复作用,R542.22
  2. 腺苷介导的侧脑室吗啡预处理对缺血后心肌保护作用,R542.22
  3. 万胜化风丹的急性肝肾毒性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5
  4. Nrf2-ARE通路在离体鼠心缺血/吡那地尔后处理中作用的研究,R96
  5. 乙醛脱氢酶2在法舒地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探讨,R54
  6.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探讨,R541.4
  7. 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肌MMP-2影响,R726.5
  8.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Ngb与Caspase-3的相关性研究,R741
  9. 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R743.33
  10. 外源性PCr抗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源性MODS实验研究,R965
  11. 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肺EGR-1表达的影响,R363
  12. 褪黑素在细菌脂多糖引起胎鼠脑细胞钙超载中的神经保护作用,R722.1
  13.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R285.5
  14. 抑制Ppif基因的表达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363
  15. 盐酸阿米洛利对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R595.4
  16. 缺血再灌注期间大鼠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表达水平的研究,R614
  17. 缓激肽β2受体拮抗剂在大鼠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R655.3
  18.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2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R699.2
  19. 纤维介素在脑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研究,R743
  20. 冬凌草甲素预处理对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657.3
  21. 舒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凋亡的影响,R96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