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铁蛋白与重金属离子Cd~(2+)、Zn~(2+)结合反应的方波极谱法研究
作 者: 黄苇苇
导 师: 刘德龙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无机化学
关键词: 转铁蛋白 重金属离子 方波极谱法 Cd2+ Zn2+
分类号: Q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是一类存在于血清中,具有转运Fe3+的铁结合蛋白,它通过与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TfR)结合,将其携带的铁转入细胞内。转铁蛋白的分子量约为80kD,由含有680氨基酸的单一多肽链构成,并含有15个二硫键,C-端的二硫键多于N-端。转铁蛋白具有两个相似的Fe3+结合位点,分别位于分子的C-和N-端半分子。Tf-Fe在pH=7.4-10时是稳定的,pH=6.5时开始解离,pH=4.0时完全解离。在Tf与Fe3+的结合过程中,需要相应的阴离子作配基,主要是碳酸根或碳酸氢根。阴离子的主要作用是在Tf与Fe3+之间提供配位键,形成Fe3+-Tf-CO32-,使两者结合更加稳定,同时可以使Fe3+不与水结合,Tf每结合一个金属离子释放三个H+。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重金属离子被引入生物链,因此研究重金属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就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证实,在血液中人血清脱铁蛋白的铁结合部位仅有30%被Fe3+所占据,因此转铁蛋白可以参与其它金属离子的运送。那么转铁蛋白与重金属离子的结合(Tf-M)就可能具有介导重金属离子的毒性作用,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转铁蛋白与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镉,锌和铁同属于过渡族金属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镉,锌进入生物体后将有可能占据或取代铁的位置,从而影响一系列的生物功能。基于Cd2+和Zn2+具有高灵敏度的方波极谱信号的特点,论文探讨利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Tf与重金属离子Cd2+和Zn2+的结合情况。实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利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在pH=7.4时,Tf与Cd2+的结合情况。实验表明,在pH=7.4,Tf-Cd2+体系中,方波极谱法测得游离Cd2+的浓度小于加入Cd2+的浓度,说明两者发生了结合。在浓度为10μmol/L的Tf溶液中,逐渐增加Cd2+的浓度,使两者浓度比/0,0.2,0.4,,62=…C Cd + CTf。实验结果表明在/0.8≤CC d + CTf的范围内检测不出体系中游离Cd2+的浓度,Cd2+几乎定量结合在Tf分子上,两者结合速率较快,结合力较强,Cd2+进入了Tf的强结合位点。当CC d /CTf>0.8时,测得游离Cd2+的浓度逐渐增大,说明Tf与Cd2+的结合速率减慢,结合力下降,Cd2+进入了Tf的弱结合位点。随着加入Cd2+浓度的增大,配位数也增大,最大值约为1.2,说明该体系在此浓度的范围内,Tf可以结合两个Cd2+,但不被Cd2+所饱和。利用单纯形优化算法计算Tf逐级结合Cd2+的常数分别为lgK1=6.57,lgK2=3.73。2.利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在pH=7.4时,Tf与Zn2+的结合情况。实验表明,在pH=7.4,Tf-Zn2+体系中,方波极谱法测得游离Zn2+的浓度远小于加入Zn2+的浓度。在浓度为10μmol/L的Tf溶液中,逐渐增加Zn2+的浓度,使两者浓度比/=0,0.2,0.4,…,20C Zn 2 +CTf。实验结果表明,当/≤C Zn2 +CTf1时,检测不出体系中游离Zn2+的浓度,这说明在此浓度范围内Zn2+与Tf结合力较强,几乎定量结合,而当CZ n /CTf2+>1时,开始检测到Zn2+的还原电流。说明Tf至少可以结合强一个Zn2+。但是该体系较复杂,Zn2+的还原峰电位向负方向移动了约30mV,方波极谱信号比同浓度Zn2+单独存在时弱很多,可见体系中Tf的存在影响了Zn2+的还原速率以及汞电极的双电层性质,因此不能用校正曲线的方法求出该体系中的Zn2+的准确浓度和是否继续结合的信息,还需其他方法对此进一步验证和解释。3.利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在pH=7.4时,Tf与Pb2+的结合情况。实验表明,在pH=7.4,Tf-Pb2+体系中,没有检测到Pb2+的极谱信号。4.缓冲溶液中是否加入NaHCO 3对体外研究此实验基本没有影响。
|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0 1 转铁蛋白 10-22 1.1 转铁蛋白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10-15 1.2 转铁蛋白的存在及其生物学功能 15-17 1.3 转铁蛋白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及研究进展 17-20 1.4 转铁蛋白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20-22 2 方波极谱法的原理和特点 22-24 2.1 原理 22 2.2 特点 22-24 3 实验方法 24-26 3.1 仪器与试剂 24 3.2 溶液的配制 24-25 3.3 TF 与CD~(2+)、ZN~(2+)的结合反应 25-26 4 TF 与CD~(2+)结合反应的结果与分析 26-35 4.1 CD~(2+)的方波极谱校正曲线 26-28 4.2 TF 与CD~(2+)结合反应的方波极谱法测量 28-35 5 TF 与ZN~(2+)结合反应的结果与分析 35-42 5.1 ZN~(2+)的方波极谱校正曲线 35-37 5.2 TF 与ZN~(2+)结合反应的方波极谱法测量 37-42 6 TF 与其他金属离子结合反应的结果与分析 42-46 6.1 Pb~(2+)的方波极谱校正曲线 42-44 6.2 TF 与Pb~(2+)结合反应的方波极谱法测量 44-45 6.3 结论 45-46 7 缓冲溶液是否加入NAHCO_3 对实验的影响 46-48 7.1 对TF 与CD~(2+)结合的影响 46 7.2 对TF 与ZN~(2+)结合的影响 46-47 7.3 结论 47-48 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5 后记 55-56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6
|
相似论文
- GNS/MnO2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实验研究,X703
- 功能化纳米钻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R96
- 4A沸石对水中Cd2+的吸附去除研究,X703
- Cu2+、Cd2+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理响应及抗氧化机制研究,S512.1
- 重金属离子对甲烷氧化菌生长特性的影响,X172
- Mn2+激活硅酸盐红色磷光材料的制备研究,O482.31
- CD59-CD2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T细胞信号转导的作用研究,R392.1
- Tf-SPIONs用于大鼠脑胶质瘤MRI成像的研究,R739.4
- 抗转铁蛋白受体四价抗体(TfR-TeAb)的构建、表达和鉴定,R730.3
- 时间治疗学在“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联合降压治疗中的应用,R544.1
- 功能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TB34
- 共存过渡金属离子对絮凝酵母吸附铬的影响,X703
- 贫血对COPD患者的影响及COPD患者血清hepcidin、IL-6及sTfR的研究,R563.9
- 荧光及紫外法研究转铁蛋白与Fe~(3+)、Al~(3+)及重稀土离子的结合反应,Q51
- 重金属离子对好氧活性污泥活性影响的研究,X703.1
- 合成硫代氨基淀粉黄原酸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研究,X703
- 蛭石—水溶液混合离子体系中锌、镉离子的吸附特性与机理研究,X703
- 湿地植物抗锌、镉离子毒性能力及其去污效果研究,X703
- 多组分污染物在金刚石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同时测定,X132
- Zn~(2+)离子掺杂TiO_2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TB383.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化学 > 蛋白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