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

作 者: 陈淑芬
导 师: 闵联营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关键词: 工作流 事务 长事务 补偿 恢复 工作流管理系统
分类号: TP311.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工作流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业务处理中越来越重要的技术。工作流管理系统作为工作流技术的软件载体,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调用有关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来协调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其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执行,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由于工作流管理系统多数情况下是运行在异构、自治、分布的复杂环境中,其自身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成为制约整个应用软件系统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提供事务处理的支持就是保证系统正确性和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法。事务的概念来自于数据库研究领域,用于解决数据的并发访问和出错恢复问题,将事务引入工作流系统中,是近年来工作流研究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使事务处理技术与工作流技术结合起来,解决工作流中的长事务问题,及时释放系统资源,提高工作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对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事务和事务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比较了工作流系统中事务概念与传统事务、高级事务的不同,从而明确了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事务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重点与难点。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具有事务支持的工作流模型,该模型将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长事务进行了拆分,并定义了事务补偿点和空补偿子事务的概念。并引入了一组事务恢复执行模式,该模式能够根据模型中的事务语义对失败进行灵活有效的恢复处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出的事务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事务管理器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实现。并开发了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本文以更改教材流程为例,对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8
  1.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  9-10
  1.2 工作流管理系统简介  10-14
  1.3 工作流事务处理的需求和研究意义  14-16
    1.3.1 工作流事务处理的需求  14-16
    1.3.2 研究意义  16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16-18
第2章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事务模型  18-35
  2.1 工作流系统中的事务处理  18-19
  2.2 传统事务  19-23
    2.2.1 事务的概念  19
    2.2.2 事务的ACID特性  19-20
    2.2.3 事务的状态  20-21
    2.2.4 工作流事务与传统事务的比较  21-23
  2.3 高级事务模型  23-29
    2.3.1 嵌套事务模型  23-24
    2.3.2 Saga事务模型  24-25
    2.3.3 分支/汇合事务模型  25-27
    2.3.4 柔性事务模型  27-28
    2.3.5 工作流事务与ATM中的事务比较  28-29
  2.4 工作流事务模型  29-33
    2.4.1 ConTracts  29-30
    2.4.2 ACTA  30-32
    2.4.3 事务工作流  32-33
  2.5 WfMS中事务处理的难点  33
  2.6 小结  33-35
第3章 基于事务处理的工作流模型  35-47
  3.1 模型的组成元素  35-37
  3.2 模型的控制结构  37-39
  3.3 基于事务的工作流系统的事务模型  39-43
    3.3.1 模型的事务语义  39-41
    3.3.2 补偿点  41-43
  3.4 事务失败处理策略  43-46
  3.5 本章小结  46-47
第4章 工作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7-60
  4.1 系统框架的设计  47-49
    4.1.1 系统的事务模块结构  47-48
    4.1.2 系统功能  48-49
  4.2 与事务处理相关组件的分析  49-53
    4.2.1 运行服务  49-50
    4.2.2 工作流引擎  50-51
    4.2.3 事务服务器  51-53
  4.3 事务服务器的实现  53-59
    4.3.1 事务模型类的设计  53
    4.3.2 基于关系数据库相关的事务设计  53-55
    4.3.3 事务对象  55-57
    4.3.4 事务管理  57-59
  4.4 总结  59-60
第5章 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  60-65
  5.1 流程举例  60-61
  5.2 流程分析  61-62
  5.3 应用实例实现  62-65
第6章 总结  65-67
  6.1 全文工作总结  65
  6.2 展望  65-67
致谢  67-68
参考文献  68-7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1

相似论文

  1. 高强度钢板冲压件回弹的研究,TG386
  2.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3. 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TH743
  4.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5. 配电网故障定位与网络重构算法的研究,TM727
  6.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变换研究,TN761
  7. 说话人识别中不同语音编码影响的补偿方法,TN912.34
  8. 网络语音传输丢包的恢复技术,TN912.3
  9. 毫米波雷达中频模拟信号源数据产生部分的研究,TN955
  10. 并行分布式网络模拟器PDNS容错技术的研究,TP302.8
  11. 临近空间图像侦察系统中的图像恢复技术研究,TP391.41
  12. 复杂仿真系统VV&A工作流技术研究,TP391.9
  13.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在平面二级倒立摆中的应用,TP273.4
  14. 空间交会对接运动模拟器线位移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TP273
  15. 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X143
  16.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7.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18. 不同沙土配比对践踏后杂交狗牙根草坪恢复能力的影响,S688.4
  19. 公众参与视角下的生态恢复研究,X171.4
  20. 共青团组织与转型期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探析,D297
  21.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问题中的诚信建设研究,G647.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软件 >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 > 软件开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