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孟庄心论研究

作 者: 左营营
导 师: 修建军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心论 陆王心学 民族精神 和谐 心灵哲学 儒道互补 共通性
分类号: B22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心学是一门心灵哲学,是一门值得人们研究的学问。孟庄心论研究,可以为孟庄思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可以对孟庄心论的共通性有所了解,进而加深人们对儒道思想互补性和趋同性的理解。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从孟庄心论中吸取思想的精华,为现代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该论文较系统的论述了孟庄心论的核心、心的功能、心的修养等内容。从理论意义上说,孟庄心论是中国古代心学的源头,陆王心学是孟庄心论的延续和拓展。从现实意义上讲,孟庄心论中蕴含的“注重和谐”的精神和“崇尚淡泊名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人们生活中的心灵哲学。从心论的角度出发,对孟子庄子进行综合论述,寻找二者互补融通的一面。从具体的内容而言,孟庄心论只是理论、方法上的不同,根本目的都是为人们提供一种人生哲学。孟子心论以实践伦理道德为目标,庄子心论以追求精神的超越和自由为目标,二者从表面看是相对的,然而庄子心论正是对孟子心论的补充。从心学的发展而言,孟庄心论作为中国古代心学的源头,它们共同影响着陆王心学的形成和发展。从心学的影响而言,孟庄心论共同培育着中华民族精神,直至今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孟庄心论因学派不同,在语言表述和观点上有所差别,但是二者均是应时代需要产生的文化。孟庄二人同是出于忧患,同是出于救国为民的动机,只不过前者面对忧患要求加以救济,后者面对忧患要求寻找精神的解脱。二者侧重点不同,一侧重于现世生活,一侧重于精神生活。总之,探讨心灵哲学,既可以从为人类服务的现实活动出发,又可以从解决人类的心灵问题出发,孟庄二人各得千秋,形成互补,殊途而同归。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绪言  6-8
一、孟子心论与庄子心论  8-19
  1、孟庄心论的核心  8-12
    (1) 孟子的"善心"  9-10
    (2) 庄子的"道心"  10-12
  2、孟庄论心的功能  12-15
    (1) 孟子的"思"  12-14
    (2) 庄子的"知"  14-15
  3、孟庄论修心  15-19
    (1) 孟子心的修养  15-17
    (2) 庄子心的修养  17-19
二、孟庄心论对陆王心学的影响  19-29
  1、孟庄心论与陆九渊心学  19-23
    (1) 陆九渊的本心——"宇宙便是吾心"  19-21
    (2) 陆九渊心学的哲学基础——"心即理"  21-22
    (3) 陆九渊心学的修养方法  22-23
  2、孟庄心论与阳明心学  23-29
    (1) 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论"  24-25
    (2) 阳明的心本体论  25-27
    (3) 阳明心学的修养境界  27-29
三、孟庄心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29-35
  1、注重和谐的精神  29-33
    (1) 追求心灵的和谐  30-31
    (2) 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  31-33
  2、崇尚淡泊名利的精神  33-35
四、结语  35-37
参考文献  37-41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41-42
致谢  42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4. 和谐教育视野下学业不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与研究,G420
  5.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6.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7.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8.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9.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0.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1. 南京市玄武区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669.3
  1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论,D64
  13.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14.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5.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6.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7.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党关系研究,D665
  18. 基督教生态伦理思想探析,B978
  19.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20.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杰克·伦敦的小说《野性的呼唤》,I712.074
  21.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前220年) > 儒家 > 孟子(孟轲,公元前390~前30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