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惠州近代(1840-1949)城市景观构架变迁研究

作 者: 杨彬
导 师: 王鲁民
学 校: 深圳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惠州 城市景观构架 驱动力 变迁 应对策略 变迁机制
分类号: TU9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惠州——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是广东省历史名城,古称循州、祯州,有1400多年的建制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总体景观构架出发,注重于对近代(1840-1949)城市整体景观构架变迁的系统梳理,有助于发掘城市景观变迁的真正驱动力所在。本研究对于理解近代(1840-1949)中国城市景观构架的变迁大有裨益,同时是理解中国城市变迁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地区处于与西方文化接触的前沿阵地,是近代西方文化输入的重要场所之一,研究这一时期的广东地区城市景观的变迁具有典型意义。当前,国内对于城市景观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的城市景观变迁研究工作尚未全面展开。现阶段国内的相关研究缺乏对城市景观进行结构性的梳理,通常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事象的罗列。另一方面国外关于城市景观的构成、功能及其调控策略的研究,是国外城市景观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其主要涉及到城市景观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景观建筑、城市用地开发以及自然与人文过程的相互影响等方面。但是由于文化、基本国情、发展脉络等等多方面的差异,这些研究对中国城市的适应性尚待研究论证。本文通过三个层次对惠州城市展开研究:第一层面,从城市所处的大区域环境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影响展开研究,主要内容有城市选址、城市的空间和社会特征、城市发展脉络,以此作为全文的宏观背景;第二层面,对不同时期惠州古城的景观构架构成体系起核心作用的主导景观以及元素展开研究;第三层面,在上述系统研究之后,建立不同时期城市完整的景观构架体系,并揭示其变迁的内容与机制。本文采用历史与文献分析的方法、概括抽象的方法、比较方法以及实地调查法,研究了近代(1840—1949)惠州地区景观构架的变迁机制;促使其变化的驱动力以及城市景观在城市变迁过程中的应对策略;此外还涉及到对如何建立完整的景观构架体系以及城市景观构成要素的分析研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对惠州城市景观构架的变迁和其变迁驱动力的研究与论述,是科学分析和评价现代惠州以及其他类似城市的城市建设实践、深刻理解其城市变迁机制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了解城市景观在城市变迁过程中的应对策略。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该时期惠州城市近代化的过程及动因。从而对城市景观变迁驱动力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本文希望通过持续的研究对广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近代城市景观的变迁机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系统的理解。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及研究综述  8-17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8-10
    1.1.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8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8-10
  1.2 概念界定  10-12
    1.2.1 景观  10
    1.2.2 构架  10-11
    1.2.3 景观构架  11
    1.2.4 概念界定  11-12
  1.3 研究综述  12-13
    1.3.1 国内外关于城市以及城市景观构架的研究  12-13
    1.3.2 关于惠州的相关研究  13
  1.4 研究方法  13-15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7
    1.5.1 研究内容  15
    1.5.2 研究框架  15-17
2 惠州背景特征分析  17-27
  2.1 地理位置  17-18
  2.2 地理环境特征  18-19
  2.3 文化特征  19
  2.4 城市的选址  19-21
    2.4.1 门户思想  19-20
    2.4.2 因地制宜原则  20-21
  2.5 历史沿革  21-24
  2.6 社会发展与人口变化  24-26
    2.6.1 各个历史时期人口变动情况  24
    2.6.2 宋元时期  24-25
    2.6.3 明清时期  25
    2.6.4 清末民初  25-26
    2.6.5 1912 年至1949 年  26
  2.7 惠州城市发展脉络综述  26-27
3 研究分期与研究依据  27-30
  3.1 时间范围与分期依据  27
  3.2 阶段划分  27-28
  3.3 研究依据  28-30
4 第一阶段(嘉庆至光绪间)惠州城市景观构架  30-65
  4.1 惠州早期(明嘉靖)城市景观构架概述  30-32
    4.1.1 惠州早期(明嘉靖)城市景观构架概述  30-32
  4.2 《惠州府志》(光绪七年,公元1881 年)相关记载  32-49
    4.2.1 “与地”篇  32-37
    4.2.2 “建制”篇  37-40
    4.2.3 “经政”篇  40-44
    4.2.4 “古迹”篇  44-49
  4.3 景观要素组成与分布情况  49-52
    4.3.1 清朝城市公共设施的组成与分类  49-50
    4.3.2 惠州城市景观要素组成分析  50-52
  4.4 一街双城的城市内部格局  52-58
    4.4.1 惠州府城  52-53
    4.4.2 惠州府城图详解  53-55
    4.4.3 归善县城  55-56
    4.4.4 水东街——府县两城的纽带  56-58
  4.5 西湖  58-63
  4.6 第一阶段(嘉庆至光绪间)惠州城市景观构架体系  63-65
5 第二阶段(1949 年之前)惠州城市景观构架  65-79
  5.1 重大事件与城市发展  65-69
  5.2 第二阶段(1949 年之前)城市内部格局  69-73
    5.2.1 内部格局变化  69-70
    5.2.2 城市空间的拓展与新城市要素的出现  70-73
  5.3 第二阶段(1949 年之前)的西湖  73-75
  5.4 第二阶段(1949 年之前)的水东街  75-76
  5.5 第二阶段(1949 年之前)惠州城市景观构架体系  76-79
6 惠州近代城市景观构架变迁总体特征  79-84
  6.1 惠州现阶段城市景观构架概述  79-82
  6.2 惠州近代城市景观构架变迁总体特征  82-84
    6.2.1 第一阶段(嘉庆至光绪间)惠州城市景观构架体系总体特征  82-83
    6.2.2 第二阶段(1949 年之前)惠州城市景观构架体系总体特征  83-84
参考文献  84-86
致谢  86-87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民族旅游地少数民族妇女性别角色变迁研究,F592.7
  3.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4. 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631.42
  5.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6.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G643
  7.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8.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的驱动力分析,F293.2
  9. 中路安徽庐剧的传承与生存现状,J825
  10.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G647.38
  11. 阶段转变模型在慢性疼痛患者护理需求及应对策略中的应用研究,R473
  12. 北方农村的分家变迁及其阐释,C912.82
  13. 农村卫生机构设施状况的变迁分析,R197.1
  14. 革命与乡村社会变迁,K265
  15. 清末民初广西瑶族服饰文化变迁,J509.2
  16. 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制度化与规范化初探,J832
  17. 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变迁,J905
  18. 赫哲—那乃跨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变迁研究,J607
  19. 《博雅笛谱》曲名考,J609.2
  20. 宪法适应性理论在我国的法律探索与实践,D921
  21. 沈阳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研究,D631.4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园林规划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