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北唐县方言声调研究

作 者: 刘克龙
导 师: 张安生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唐县方言 声调 连读变调 去分阴阳 轻声
分类号: H17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唐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唐县方言属于冀鲁官话保唐片定霸小片,本课题以唐县(高昌镇)方言的声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唐县方言的单字调和连读变调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的描写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记述唐县方言的声韵调以及儿缀音变规则。第二部分,依据古音来历的不同,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古全浊声母上声字、浊声母去声字以及古入声字的今读进行分类描写。第三部分,对唐县方言连读变调(两字组连读变调、儿缀变调)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描写。第四部分,在第三章连调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阳去(上声乙和去声乙)的连调表现以及唐县方言连调层面的调类系统。第五部分,对唐县方言内部、周边以及山西地区去分阴阳现象进行初步比较。本文比较有价值的发现和主要研究结论是:1、唐县方言(高昌镇话)的单字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从古音来历上看,阳去字(中古全浊声母上声字、浊声母去声字)在部分地区单字调一分为二,大部分与阴去合并为去声,少数并入上声。中古全浊声母入声字派入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派入去声,清声母入声字派入到四声中,派入上声(上声甲)比重较大,与《中原音韵》入声分派的规律大体一致。2、唐县方言在连读变调的多种条件下,单字调分别与阴去、上声合并的阳去字有相同的连调规则,古全浊声母上声、浊声母去声在连调中能够分出一个变调规则与上声、去声不同的阳去调类。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连调系统中阳去调的鉴别式,对阳去字进行鉴别提取。3、周边部分邻接唐县的地区,古全浊声母上声、浊声母去声字连调规则与唐县方言基本相同。这一情况与山西省的晋语上党片、中原官话汾河片去分阴阳情况相类似,这对唐县历史上有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的文献记载从语言上提供了一定的佐证。本课题可以为唐县方言乃至河北方言的深入研究提供语料和补充,也可以为普通话语音的比较研究、为近代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印尼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初探,H195
  2. 清汪烜《詩韻析》研究,H116
  3. 庆阳市西峰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H17
  4. 广西横县陶圩平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H17
  5. 中级汉语水平越南留学生汉语声韵调时长及轻声时长的实验研究,H195
  6.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研究,H195
  7. 普通话的态度语音韵律研究,H116
  8. 浙江金华市孝顺镇方言音系,H173
  9. 临汾乔李方言语音研究,H172
  10. 优选论及沁水方言连读变调,H172.2
  11. 汉语连续语音声调及数字串识别系统的研究,TN912.34
  12. 中国大学生英语语调特征个案研究,H319
  13. 越南语和阿拉伯语背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研究,H195
  14. 《字学集要》音系研究,H114.9
  15. 《等韵一得》音系研究,H114
  16. 武安方言声调调查研究,H17
  17. 河北唐县方言语流音变专题研究,H17
  18. 遵化方言语音研究,H17
  19. 普通话双音节轻声儿化词的韵律特征,H116
  20. 汉语声调与越语声调实验研究,H44
  21. 从纳西语声调到汉语普通话声调的比较研究,H10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方言 > 北方话(官话方言) > 北方方言(华北官话)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