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淡水涡虫眼点再生及Djnos基因对眼点再生相关性研究

作 者: 王清华
导 师: 陈广文
学 校: 河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涡虫 眼点 再生 荧光定量PCR Djnos
分类号: X1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和阳城多目涡虫(Polycelis yangchengensis)为材料,探索了这两种涡虫眼点再生的最适温度。结果显示:日本三角涡虫眼点再生的最适温度为22℃,阳城多目涡虫眼点再生的最适温度是14℃。在此基础上,对22℃去头避光培养的日本三角涡虫0-11天和14℃去头避光培养的阳城多目涡虫再生0天,7天,13天,14天,15天,17天,18天,19天,20天,23天,26天,29天,33天,35天,38天的再生个体,通过石蜡切片技术,观察这两种涡虫眼点的再生过程。结果显示:日本三角涡虫比阳城多目涡虫眼点再生速度快很多。日本三角涡虫再生第1天再生组织非常明显,再生第3天看到色素团,再生第4天明显看到眼点,以后各天眼点逐渐完善。阳城多目涡虫再生第7天再生组织非常明显,再生第14或15天看到很小的眼点,再生第18天看到眼点数目明显增多,再生完全至少需要38天。除了时间上的不同,两种涡虫再生组织的紧密度也不同,日本三角涡虫的新生组织比较致密,与原有组织明显不同而多目涡虫新生组织与原有组织紧密度区别不大。为了选择稳定的内参基因,本文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对涡虫再生研究中常用的三个内参基因—18SrRNA、ACTB和DjEF2在涡虫头部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CTB的原始Ct值变异系数最小(CV=8.9%);将所得数据分别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时行分析,结果表明:ACTB的M值为0.975(GeNorm)和稳定值为0.021(NormFinder)。因此,在涡虫头部再生研究中,ACTB为首选内参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索了日本三角涡虫再生过程中不同时间点Djnos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日本三角涡虫头部再生的第3天,Djnos表达比较高,而再生的0-3天是眼点分化的关键时期,说明Djnos和日本三角涡虫眼点前期的形成有关。在再生第12天,表达也比较高,可能与生殖干细胞的形成和保持有关;Djnos在日本三角涡虫的有性个体和无性个体中均表达,而且在无性个体的表达量高于有性个体。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缩略词  7-10
1 前言  10-26
  1.1 淡水涡虫的分类地位  10-11
  1.2 涡虫再生研究进展  11-20
    1.2.1 涡虫神经再生研究进展  13-17
    1.2.2 涡虫眼点再生研究进展  17-20
  1.3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内参基因的选择  20-22
  1.4 Djnos 基因研究进展  22-23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23-26
2 材料与方法  26-38
  2.1 材料  26-29
    2.1.1 材料来源  26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26-27
    2.1.3 试剂的配制  27-28
    2.1.4 引物序列  28-29
  2.2 方法  29-38
    2.2.1 淡水涡虫眼点再生的最适温度优化  29-30
    2.2.2 淡水涡虫再生眼点的形态发生  30-31
    2.2.3 日本三角涡虫眼点再生过程Real-time PCR 最佳内参基因的选择  31-32
    2.2.4 Djnos 基因的动态表达  32-38
3 结果  38-54
  3.1 日本三角涡虫和阳城多目涡虫眼点再生最适温度优化  38-44
    3.1.1 日本三角涡虫眼点再生最适温度  38-40
    3.1.2 多目涡虫眼点再生最适温度  40-44
  3.2 眼点再生的组织学结果  44-47
    3.2.1 日本三角涡虫眼点再生过程的组织学结果  44-45
    3.2.2 阳城多目涡虫眼点再生过程的组织学结果  45-47
  3.3 日本三角涡虫眼点再生过程Real-time PCR 最佳内参基因的选择  47-49
  3.4 Djnos 基因的动态表达  49-54
    3.4.1 Djnos 基因在日本三角涡虫眼点再生过程中的表达  49-52
    3.4.2 Djnos 基因在日本三角涡虫有性与无性个体眼点再生过程中的表达  52-54
4 讨论与分析  54-60
  4.1 日本三角涡虫和阳城多目涡虫眼点的再生形态学及组织学分析  54-55
  4.2 淡水涡虫石蜡切片制备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55-56
  4.3 Real-time PCR 相关参数的分析  56-58
  4.4 日本三角涡虫眼点再生过程Real-time PCR 最佳内参基因的选择  58
  4.5 Djnos 实时荧光定量表达的分析  58-60
5 结论  60-62
参考文献  62-72
致谢  72-7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74-75

相似论文

  1. 金属蜂窝与再生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V215.4
  2. 鹿茸配合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R259
  3. 草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的研究,S646.13
  4. 综合利用建筑废渣灰、旧砂再生粉尘和污泥制备轻集料的研究,TU528.042
  5. 再生混凝土多孔砖用骨料及配合比试验研究,TU528
  6. 离子交换法去除原水中六价硒,X703
  7. 再生骨料半干硬性混凝土制备与成型的试验研究,TU528
  8. 聚丙烯腈基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342.31
  9.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10.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11.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12.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S834
  13. 公共政策执行再生性梗阻与症解研究,D035
  14.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土传烟草青枯病生防研究中的应用,S435.72
  15. 烟夜蛾气味受体基因和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S433.4
  16.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7. 赣东北再生稻轻型化种植模式播期优化及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S511
  18. 玉米光周期敏感基因ZmELF4的克隆及功能验证,S513
  19. 蝴蝶兰花序分生组织基因LFY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蝴蝶兰的遗传转化,S682.31
  20. 根癌农杆菌介导ALA合酶基因转化‘红颊’草莓的研究,S668.4
  21. 枣叶片再生途径的组织学研究及影响遗传转化因素的分析,S665.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