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成人骨性Ⅱ类患者正颌与正畸治疗的比较

作 者: 吴铭芳
导 师: 谢志坚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临床口腔医学
关键词: 骨性Ⅱ类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单纯掩饰性正畸治疗
分类号: R78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分别采用单纯掩饰性正畸治疗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两组中重度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的相关项目加以比较后,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一些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骨性Ⅱ类错(?)患者选择手术或正畸治疗方案的软硬组织指征;2、骨性Ⅱ类错(?)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3、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患者术前正畸治疗方案制定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成年骨性Ⅱ类患者24例,其中进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为12例,女10例,男2例,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7.8±6.2岁;单纯正畸治疗的为12例,女11例,男1例,年龄18~30岁,平均年龄22.3±3.8岁。同一人用CASSOS2001软件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病例初诊(TO)、术前(T1)、术后(T2)及单纯正畸掩饰性治疗病例初诊(Z0)、结束(Z2)的X-ray侧位片进行2次头影测量分析,取其平均值,2次测量间隔时间为1周。选取22项软硬组织相关测量项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颌病例及正畸病例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正颌病例组与正畸病例组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结果:T1 vs T0:L1-MP角度、U6-PP距离增加(P<0.05);覆(?)减小(P<0.01)。T2 vs T1:SNA角度、ANB角度、颌突度、覆盖、覆(?)、开唇露齿度、U1-面平面距离、上唇-E平面距离、上唇突度均变小(P<0.01);L1-面平面距离、下唇-E平面距离变小(P<0.05); U1-L1角度、鼻唇角变大(P<0.05)。Z2 vs Z0:U1-SN角度、覆盖、U1-面平面距离、上唇-E平面距离、上唇突度均变小(P<0.01);SNB角度、下唇-E平面距离、下唇突度变小(P<0.05);U1-L1角度、(?)平面角、鼻唇角均变大(P<0.01);U1-PP距离、上唇长度变大(P<0.05)。T0 vs Z0:ANB角度、(牙合)平面角、颌突度、U1-PP距离、覆(牙合)T0组比Z0组大(P<0.01);U1-L1角度、面突度T0组较大(P<0.05);U1-SN角度、面角T0组比Z0组小(P<0.05);T2 vs Z2:U1-L1角度T2组比Z2组小(P<0.01);SNA角度、ANB角度、覆(?)T2组比Z2组小(P<0.05);U1-PP距离、面突度、下唇-E平面距离、下唇突度T2组比Z2组大(P<0.05)。T1-T2 vs Z0-Z2:T1-T2组SNA角度、ANB角度、覆(?)、颌突度减小程度较Z0-Z2组大(P<0.01);开唇露齿减小程度较Z0-Z2组大(P<0.05);T1-T2组U1-SN角度减小程度较Z0-Z2组小(P<0.01);T1-T2组U1-L1角度增大程度较Z0-Z2组小(P<0.01);(牙合)平面角增大程度较Z0-Z2组小(P<0.05)。结论:1、治疗前ANB角大于6°、面型角大于15°;U1-PP距离+开唇露齿度、覆(牙合)、(牙合)平面角、颌突角显著高于正常值等特征提示骨性Ⅱ类患者需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2、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与单纯正畸治疗对于骨性Ⅱ类患者的侧貌形态均有较大改善。正颌手术对于SNA、SNB、ANB角度、覆(牙合)、U1 Exposure、面角及颌突角的改善优于正畸治疗。且正畸掩饰性治疗过度内收前牙时增加了根吸收的风险因素。3、术前正畸调整上下切牙轴倾度的程度,不仅要根据手术方案所制定的颌骨移动旋转方向,保证颌骨移动无障碍,更要考虑到术后上下切牙的倾斜度以及侧貌形态的协调和术后颌骨位置的稳定性。

全文目录


致谢  4-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1
正文  11-53
  引言  11-13
  1 资料与方法  13-16
  2 结果  16-22
  3 临床病例展示  22-44
  4 讨论  44-49
  5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3
综述  53-63
个人简历  63

相似论文

  1. 不同年龄段安氏Ⅱ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窝及髁突位置的测量研究,R783.5
  2. 骨性Ⅱ、Ⅲ类错(牙合)患者牙弓宽度特征研究,R783.5
  3.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咽腔间隙影响的三维分析,R783.5
  4. 锥束CT对正畸—正颌治疗骨性Ⅲ类畸形的诊断设计和疗效评价,R783.5
  5.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及其稳定性研究,R783.5
  6. 骨性安氏Ⅲ类患者术前去代偿与下切牙唇向移动的关系,R783.5
  7. 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髁突形态特点及差异性,R783.5
  8.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软硬组织角度改变的稳定性研究,R783.5
  9. 正常(牙合)青年男性咀嚼肌超声形态与颅面组织形态关系的研究,R783.5
  10. PRP/BIO-OSS复合物对纯钛金属钉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R783.6
  11. 骨性Ⅱ、Ⅲ类错(牙合)上前牙代偿性治疗对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R783.5
  12. 几种提高下颌牙槽嵴低平总义齿固位方法的临床体会,R783.6
  13. 骨性Ⅲ类错合的双期矫治,R783.5
  14. 复杂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综合矫治,R783.5
  15. 不同充填技术对微渗漏影响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验观测,R783
  16.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临床牙龈美学观察,R783.6
  17. 即刻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及自然愈合后延期种植骨结合差异在不同时期的比较,R783.6
  18. ITI种植义齿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其(牙合)力与体周组织健康关系的研究,R783
  19. 不同低功率He:Ne激光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R783.6
  20. 两种浸泡消毒液对不同印模材料尺寸及弹性形变的影响,R783
  21.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BMP-1在牙周组织中表达的动物实验研究,R783.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矫形学 > 口腔正畸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