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种针对基于构件的嵌入式实时软件的测试方法

作 者: 周小涵
导 师: 丁晓明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关键词: 嵌入式 实时构件 时间自动机 构件接口 时间约束
分类号: TP311.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构件技术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嵌入式构件的测试,特别是嵌入式实时构件的测试,成为保障基于构件的嵌入式实时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对嵌入式实时构件进行充分的功能性和实时性测试,才能选择安全可靠的嵌入式实时构件进行嵌入式实时软件的组装。目前,对基于构件的嵌入式实时软件的测试还存在着嵌入式实时构件接口定义不规范、对时间约束的测试困难等问题。国内外对于普通软件构件的接口定义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广泛的运用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如COM、CORBA、EJB等构件模型都提出了构件接口的定义,但针对嵌入式实时构件的接口定义还需要完善对时间约束的描述,缺乏统一的规范。同时,嵌入式实时构件的时间约束的测试,需要构造构件间交互动作的时间相关模型才能有效的完成测试。因此,研究如何规范嵌入式实时构件的接口定义,并构造测试模型进行测试,以完成基于构件的嵌入式实时软件的组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构件技术、时间自动机理论的学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基于构件的嵌入式实时软件的测试方法,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和研究:第一,提出了一种嵌入式实时构件接口定义方法,将嵌入式实时构件分为嵌入式实时功能构件和嵌入式实时调度构件进行接口的定义,以满足嵌入式实时构件的交互。第二,针对嵌入式实时构件交互过程中存在的时间约束,本文在时间自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的嵌入式实时软件时间自动机模型构造方法-BERSTA,通过CBERSTA模型能够实现对嵌入式实时构件交互过程中的状态转移和时间约束的描述。第三,为了简化CBERSTA模型,本文通过符号状态拆分算法,对构造的CBERSTA模型进行状态空间拆分。在此基础上,将拆分后的CBERSTA模型中的抽象时间延迟替换成时间变量,并在状态转移动作中添加时间变量来完成测试用例的生成。最后,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CBERSTA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利用构造的CBERSTA模型生成测试用例,并通过测试算法最终完成软件测试和测试结果分析。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第1章 绪论  8-13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8-9
  1.2 研究现状  9-11
    1.2.1 嵌入式实时构件接口定义  9-10
    1.2.2 测试模型  10-11
  1.3 主要研究内容  11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11-13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  13-27
  2.1 基于构件的嵌入式实时软件  13-15
    2.1.1 嵌入式系统  13-14
    2.1.2 嵌入式软件  14
    2.1.3 基于构件的嵌入式实时软件  14-15
  2.2 构件及接口的定义  15-20
    2.2.1 构件的定义  15-16
    2.2.2 3C模型  16-17
    2.2.3 CORBA模型  17-18
    2.2.4 COM模型  18-19
    2.2.5 EJB模型  19-20
  2.3 时间自动机模型  20-26
    2.3.1 ω-有穷自动机  20-22
    2.3.2 时间自动机  22-23
    2.3.3 时间自动机模型验证  23-24
    2.3.4 符号状态拆分算法  24-26
  2.4 本章小结  26-27
第3章 嵌入式实时构件接口定义  27-31
  3.1 嵌入式构件接口定义分类  27
  3.2 嵌入式实时功能构件接口定义  27-29
  3.3 嵌入式实时调度构件接口定义  29-30
  3.4 本章小结  30-31
第4章 一种基于构件的嵌入式实时软件时间自动机模型  31-35
  4.1 CBERSTA形式语法  31
  4.2 CBERSTA形式语义  31-32
  4.3 CBERSTA时钟区域自动机  32-33
  4.4 CBERSTA状态空间拆分算法  33-34
  4.5 本章小结  34-35
第5章 实验  35-45
  5.1 实验流程  35-36
  5.2 嵌入式实时构件接口开发  36-37
  5.3 CBERSTA模型构造  37-39
    5.3.1 实时构件交互过程  37-38
    5.3.2 实时构件CBERSTA模型  38-39
  5.4 CBERSTA模型约简  39-41
  5.5 测试用例生成  41-42
  5.6 测试算法  42
  5.7 测试结果及分析  42-45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45-47
  6.1 论文总结  45
  6.2 未来工作展望  45-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51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  51

相似论文

  1. 基于WinCE平台的故障分析仪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TP311.52
  2.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3. 基于ARM9的Windows CE系统移植,TP316.7
  4. 基于嵌入式图像处理单元的运动目标跟踪系统研究,TP391.41
  5. 面向嵌入式超声检测系统的图形接口设计与应用,TP274.53
  6. 多线阵CCD视觉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TP274.2
  7. LXI-VXI适配器研制,TP274
  8.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9.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10. 基于TCP/IP协议的嵌入式图像传输系统接收终端的设计,TP368.1
  11. 嵌入式中医经脉理疗仪的研究,R197.39
  12. 数字电视中间件中图形界面引擎的研究与应用,TP391.41
  13. 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物电极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O657.1
  14. 基于windows xp嵌入式系统的心电检测分析仪,R197.39
  15. 网络传输中的ROI图像编码算法研究,TN919.81
  16. 基于嵌入式系统钻孔成像装置的研究,P634.3
  17. 基于嵌入式Web技术的动态应变仪研究与实现,TP368.1
  18. 基于ARM&Linux的嵌入式安防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7
  19. 一体化能量回馈电梯驱动控制系统实现,TP273
  20. 智能控制的电力核相技术研究,TP368.1
  21. 基于μC/OS-Ⅱ的红外辐射测温系统研究,TN21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软件 >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 > 软件开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