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吴地歌谣中的“张良与山歌”传说考探
作 者: 赵娴
导 师: 刘正国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张良与山歌”传说 历史素地 楚歌 吴歌 古琴曲
分类号: J60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题目为《吴地歌谣中的“张良与山歌”传说考探》。由于吴地民间至今广泛流传着“张良与山歌”传说,因此本论文以此为选题,将“张良与山歌”传说作为本文的研究中心,以关于“张良与山歌”传说的文本记载及吴地歌谣为基础,结合民间考访,对“张良与山歌”传说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与研究;并通过对“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的考辨,试图对“楚歌”与“吴歌”的关系作深入的探讨。此外,还将通过查阜西先生编纂的《存见古琴曲谱辑览》、中华书局出版的《琴曲集成》以及许建先生编撰的《琴史初编》,对《圯桥进履》及《楚歌》两首古琴曲作一初步的综述。本论文主体部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吴地歌谣中的“张良与山歌”传说。首先对“张良与山歌”传说的文本记载做一叙述与梳理。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民间考访——走访上海“崇明岛”、“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考访录、走访江苏省“南通市风筝博物馆”及走访江苏省徐州市“子房山”,收集“张良与山歌”传说的第一手资料。接着通过“辞书条目”、“正史专论”及“名家名诗”的论述对历史载籍中的“张良”形象做了一个整理归纳。第二部分:“传说”与“历史素地”。首先以“传说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分析“张良与山歌”传说的研究价值。然后从“‘正史’可能不正”、“‘传说’可补‘正史’不足”以及“‘历史文本’、‘传说’与‘历史记忆’”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传说”与“历史”的关系并进一步探寻“张良与山歌”传说中的“历史素地”问题。第三部分:张良与“吴地”考说。通过对张良生平中相关的里籍、流亡与战争三个方面的考说,对“张良”与“吴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进一步探寻出“张良与山歌”传说为何在吴地流传的原因及其可信性。第四部分:张良与“吴歌”(楚歌)探微。通过对“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的考辨,剖析了“楚歌”与“吴歌”关系,论证了“四面楚歌”即“四面吴歌”以及张良与“吴歌”的关系,并对“楚歌”、“吴歌”及吴楚文化的交融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五部分为“附论”:通过查阜西先生编纂的《存见古琴曲谱辑览》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琴曲集成》,对相传为“张良”所作的《圯桥进履》及《楚歌》两首古琴曲作一初步的综述,为张良其人与“音乐”相涉提供可资参考的旁证。通过吴地歌谣中“张良与山歌”传说的研究,让我们见到了一个与正史记载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张良”,启示我们从多角度(即不仅仅限于正史)去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其次,通过对历史上“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的考辨,论证了“四面楚歌”即“四面吴歌”以及张良与“吴歌”的关系。再次,通过对《圯桥进履》和《楚歌》两首古琴曲的综述,对“张良与音乐”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视点。因此,可以说由吴地歌谣中“张良与山歌”传说引发的一系列研究考探,无论对于民俗学、历史学、还是音乐学来说都颇具广泛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2 绪论 12-15 一、选题缘由 12 二、选题的意义 12-13 三、前人的相关研究略述 13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3-15 第一章 吴地歌谣中的“张良与山歌”传说 15-32 第一节 “张良与山歌”传说文本记载 15-18 第二节 “张良与山歌”传说的民间考访 18-28 一、走访上海“崇明岛” 18-19 二、对“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的考访录 19-23 三、走访江苏省“南通市风筝博物馆” 23-25 四、走访江苏省徐州市“子房山” 25-28 第三节 历史载籍中的“张良” 28-32 一、辞书条目 28-29 二、正史专论(节选) 29-30 三、名家名诗 30-32 第二章 “传说”与“历史素地” 32-42 第一节 “传说”与“历史”的关系析辩 34-39 一、“正史”可能不“正” 35-37 二、“传说”可补“正史”不足 37 三、“历史文本”、“传说”与“历史记忆” 37-39 第二节 “张良与山歌”传说中的“历史素地” 39-42 第三章 张良与“吴地”考说 42-52 第一节 里籍考 42-46 一、古今文献中的张良“里籍”说 42-44 二、楚“城父”与陈“城父”论辩 44-45 三、“郏县”与“宝丰县”论辩 45-46 第二节 流亡考 46-48 第三节 战争考 48-52 第四章 张良与“吴歌”(楚歌)探微 52-60 第一节 “楚歌”、“吴歌”辨 52-55 第二节 “楚地”、“吴地”辨 55-60 一、“楚地”的地域概念 55-56 二、“吴地”的地域概念 56 三、“垓下之战”中“吴楚”的地域概念 56-60 附论:张良与古琴曲 60-75 一、古琴曲《圯桥进履》 60-67 二、古琴曲《楚歌》 67-75 结语 75-77 致谢 77-78 参考文献 78-83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3
|
相似论文
- 近代江南村妇生活的日常呈现,K25
- 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I207.22
- 现代琴家王迪,K825.76
- 南朝吴声歌曲与西曲歌之综合研究,I206.2
- 唱歌就问歌根事,J607
- 六朝清商乐发展探微,J609.2
- 吴歌翻译回探,H315.9
- 汉代楚歌研究,I206.2
- 南北朝乐府歌辞女性题材比较研究,I206.2
- 吴歌与英语民谣的对比研究及吴歌的翻译,H315.9
- 《诗经·二南》研究,I207.22
- 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K890
- 从民间传统到文人创作,I207.22
- 清商曲辞研究,I207.22
- 论河曲民歌的成因及艺术特色,J607
-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民歌的保护与传承,J607
- 科尔沁萨满神歌分类研究,J607
- 悖论的背后:杨丽萍原生态歌舞理论与实践分析,J607
- 《百鸟朝凤》多种乐器演绎之比较研究,J607
- 中国民族音乐特征提取与分类技术的研究,J607
- 当代社会变迁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607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民族音乐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