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聚酰亚胺薄膜的合成与表征

作 者: 刘方兴
导 师: 刘大军
学 校: 长春理工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二胺 二酐 聚酰亚胺 薄膜
分类号: TQ32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聚酰亚胺(PI)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然而大多数的聚酰亚胺是难熔难溶的,加工成型比较困难,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开发研制易于加工的聚酰亚胺备受人们重视。本文以1,4-双(4-氨基苯氧基)苯(TPE-Q),1,3双(4-氨基苯氧基)苯(TPE-R),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m-TB)为二胺单体,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二酐单体,采用两步法制备了三种聚酰亚胺薄膜。在合成聚酰胺酸阶段时,用氮气保护,当反应时间为3小时左右。通过梯度升温完成亚胺化。采用FT-IR对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进行了表征,均观察到聚酰亚胺特征峰。在不同的溶剂中,比较聚酰亚胺的溶解性,结果表明除了浓硫酸,聚酰亚胺几乎不溶。通过热失重分析证明薄膜有着很高的热稳定性。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三种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3
  1.1 引言  8-9
  1.2 高性能树脂基体性能  9
  1.3 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9-13
    1.3.1 力学性能  9-10
    1.3.2 热性能  10-12
    1.3.3 电性能  12-13
第二章 聚酰亚胺简介  13-28
  2.1 聚酰亚胺概述  13
  2.2 聚酰亚胺材料的发展历程  13-15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23
    2.3.1 国外研究现状  15-17
    2.3.2 国内研究现状  17-23
  2.4 聚酰亚胺的性能  23-24
  2.5 聚酰亚胺的应用  24-27
  2.6 聚酰亚胺分类及结构改性  27-28
    2.6.1 聚酰亚胺类别  27
    2.6.2 聚酰亚胺结构改性  27-28
第三章 实验  28-38
  3.1 实验仪器  28
  3.2 实验试剂  28-29
  3.3 合成途径  29-30
  3.4 药品与试剂  30-32
    3.4.1 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  30-31
    3.4.2 1,4-双(4-氨基苯氧基)苯(TPE-Q)  31
    3.4.3 1,3-双(4-氨基苯氧基)苯(TPE-R)  31-32
    3.4.4 2,2'-二甲基-4,4'-二氨基联苯(m-TB)  32
  3.5 聚酰亚胺的合成  32-36
    3.5.1 以TPE-Q和PMDA为单体聚酰胺酸的合成  32-33
    3.5.2 以TPE-Q和PMDA为单体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合成  33
    3.5.3 溶剂加入量与固含量的确定  33-34
    3.5.4 以TPE-R和PMDA为单体的聚酰胺酸的合成  34-35
    3.5.5 以TPE-R和PMDA为单体的聚酰亚胺的合成  35
    3.5.6 以m-TB和PMDA为单体的聚酰胺酸的合成  35-36
    3.5.7 以m-TB和PMDA为单体的聚酰亚胺的合成  36
  3.6 预聚体的稳定性  36-37
  3.7 单体的用量比例讨论  37-38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38-51
  4.1 红外光谱简介  38
  4.2 聚酰胺酸的红外光谱分析  38-42
    4.2.1 PAA_1红外光谱分析  38-40
    4.2.2 PAA_2红外光谱分析  40-41
    4.2.3 PAA_3红外光谱分析  41-42
  4.3 聚酰亚胺红外光谱分析  42-45
    4.3.1 PI_1红外光谱分析  42-43
    4.3.2 PI_2红外光谱分析  43-44
    4.3.3 PI_3红外光谱分析  44-45
  4.4 热稳定性分析  45-48
    4.4.1 PI_1热重分析  45-46
    4.4.2 PI_2热重分析  46-47
    4.4.3 PI_3热重分析  47
    4.4.4 三种薄膜的热稳定性能  47-48
  4.5 热性能分析  48-50
  4.6 耐溶剂性分析  50-51
第五章 结论  51-52
致谢  52-53
参考文献  53

相似论文

  1.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2. 基于共面传输线法的高温超导薄膜表面电阻的测试研究,O484.5
  3. 铁电薄膜与组分梯度铁电薄膜的性能研究,TM221
  4. Bi系Co基氧化物系热电陶瓷与薄膜制备,TQ174.7
  5. 掺铁SnO2陶瓷与薄膜的制备研究,TQ174.6
  6. LSGM电解质薄膜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TM911.4
  7. 腹内高压兔模型相关指标的测定与肠道屏障功能相关性的研究,R656
  8. 全降解聚乙烯地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Q320.721
  9. 清胰Ⅱ号制剂对SAP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657.51
  10. 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型希夫碱酰亚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O631.3
  11. 多层共挤流涎成形过程温度控制技术研究,TQ320.721
  12. 二维晶格失配外延铝薄膜结构弛豫的分子动力学模拟,O484.1
  13. 温度对Cu-Ni异质外延生长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O611.3
  14. 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在栅漏电应力下的退化研究,TN321.5
  15. 聚酰亚胺/纳米二氧化硅杂化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TB383.2
  16. 硅球表面苯酚MIPs的制备及其在DGT技术中的应用,O621.2
  17. 纳米TiO2光催化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TB383.2
  18. 聚间苯二胺的合成及其吸附硫酸根离子的特性研究,X703
  19. FBAR温度传感器研究,TP212.11
  20. Ba0.8Sr0.2TiO3/CoFe2O4多铁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O484.1
  21. BiFeO3/Bi3.25La0.75Ti3O12双层多铁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O484.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 > 缩聚类树脂及塑料 > 聚酰亚胺类及塑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