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最佳路径的Web Services动态合成技术的研究与设计

作 者: 王飞
导 师: 张来顺
学 校: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 本体 动态合成 产生式 最佳路径 A~*算法 合成方案
分类号: TP393.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Internet上新一代分布式应用程序设计平台,Web Services能够统一地封装信息、行为、数据表现以及商务流程,所有应用只需要能够接入Internet,就可以调用Web服务,Web Services已成为构建企业基础设施的IT业极具竞争力的技术之一。目前,部署在互联网上的一些Web服务有时存在服务单一、功能简单有限的问题。企业要想利用现有的资源而又不增加开发成本,可以通过Web Services合成技术在新的Internet环境下根据用户的新需求,整合出符合要求的、有效的新服务。论文在分析Web Services及合成技术的基础上,对Web Services动态合成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Web Services前向链动态合成框架,提出了一个基于最佳路径的WebServices动态合成框架。在此框架下,解决了原合成方法在合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设计了一个最佳路径动态合成算法,通过对启发函数的重新设计,实现了对WebServices的动态合成,并生成一个合成方案。(3)给出了一个Web Services合成方案向BPEL4WS转换的自动转换算法,并在算法中自动插入满足bpel代码需求的标签,生成bpel代码及WSDL代码。(4)结合本文提出的Web Services最佳路径动态合成框架,设计和部分实现了WebServices最佳路径动态合成系统,通过实验测试与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章 绪论  8-11
  1.1 应用背景  8-9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9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9-11
第二章 Web Services及其合成技术的分析  11-25
  2.1 Web Services的概念及特征  11-12
  2.2 Web Services体系结构  12-13
  2.3 Web Services协议栈  13-15
  2.4 Web Services核心协议  15-20
    2.4.1 SOAP协议  15-17
    2.4.2 WSDL协议  17-18
    2.4.3 UDDI协议  18-20
  2.5 Web Services合成技术  20-24
    2.5.1 Web Services合成的必要性  20-21
    2.5.2 Web Services合成的概及研究现状  21-22
    2.5.3 Web Services合成原理  22-24
  2.6 小结  24-25
第三章 基于最佳路径的 Web Services动态合成技术的研究  25-44
  3.1 举例  25-27
  3.2 Web Services前向链动态合成框架  27-29
  3.3 Web Services最佳路径动态合成框架  29-31
  3.4 基于输入输出的产生式建模  31-34
    3.4.1 属性与类的确定  31
    3.4.2 功能映射  31-33
    3.4.3 创建实例  33-34
  3.5 Web Services本体构造  34-37
    3.5.1 关系的扩展  34-36
    3.5.2 创建实例  36-37
  3.6 最佳路径动态合成算法  37-42
    3.6.1 算法思想  37-38
    3.6.2 最佳路径动态合成算法  38-42
  3.7 分析比较  42-43
  3.8 小结  43-44
第四章 Web Services合成方案向BPEL4WS的自动转换  44-56
  4.1 BPEL4WS介绍  44-48
    4.1.1 BPEL4WS规范的活动  44-47
    4.1.2 伙伴及伙伴链接  47
    4.1.3 相关性  47-48
    4.1.4 错误与补偿处理  48
  4.2 合成方案向BPEL4WS的自动转换  48-55
    4.2.1 Web Services合成方案的DAG表示  49-51
    4.2.2 自动转换算法WACA  51-54
    4.2.3 产生BPEL4WS文件及WSDL文件  54-55
  4.3 小结  55-56
第五章 Web Services最佳路径动态合成系统设计与实现  56-64
  5.1 系统体系结构  56-58
  5.2 开发平台及工具  58
  5.3 用户界面模块的设计  58-59
  5.4 服务准备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9-61
  5.5 服务合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1-62
  5.6 服务执行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62-63
  5.7 小结  63-64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4-66
  6.1 主要工作总结  64
  6.2 后续工作  64-66
参考文献  66-69
附录  69-73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73-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哲学思想在指导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G633.6
  2. 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研究,TP391.3
  3. 不同人群本体感觉差异性比较及脑机制研究,B845
  4.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劳动范畴,B515
  5. 基于分布式描述逻辑的本体模块化构建方法研究,TP391.1
  6. 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Web服务匹配和组合方法,TP393.09
  7. WordNet和《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映射研究,G254
  8. 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N02
  9. 基于跨语言信息检索的企业竞争情报收集系统模型研究,TP391.3
  10. 220kV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机械本体研究,TP242
  11. 基于本体的食品投诉文档文本聚类研究,TP391.1
  12. 关系数据库到RDF(S)映射方法的研究,TP311.13
  13. 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发现研究,TP393.09
  14. 本体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研究,TP391.1
  15. 基于领域本体的海洋环境数据仓库设计,TP311.13
  16. 数据空间中数据资源之间关联关系发现模型研究,TP311.13
  17. 普适计算下智能空间的哲学探究,N02
  18. 企业级软件组件质量保障与快速部团策略的研究,TP311.53
  19. 情景应对模式下数字化应急预案的语义模型研究,TP391.1
  20. 一种基于语义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研究,TP391.1
  21. 基于本体的医学命名实体识别技术研究,TP391.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 > 一般性问题 > 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