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小学校生态环境优化研究

作 者: 岳建军
导 师: 马治国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中小学校 生态环境 问题 原因 优化
分类号: G6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1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学校生态环境是指学校中各类人员(主要是师生)进行以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种种物化因素以及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的集合。其中物化因素主要包括学校选址、学校建筑、器材设备布置、校园绿化、教室布置、座位编排等因素以及室内照明、光线、颜色、噪音、温度等物理条件,学校规模主要包括学校人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班级规模则主要是指班级人数和人均教室面积等。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X市中小学校的实地调查,目的是发现和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学校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着什么问题,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等等。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学校生态环境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特征及功能等进行探讨、分析,结合实地调查提出优化学校生态环境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并进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优化措施。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以辽宁省X市城区的中小学校及其学生为调查对象,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市中小学校进行了样本选择。总体样本数量确定为30所,分为三类:小学、初中和高中,其中小学选取样本18所,初中选取样本7所,高中选取样本5所。在观察时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教室外部生态环境和教室内部生态环境,教室外部生态环境主要观察学校选址、学校建筑、设备设施、校园绿化等;教室内部生态环境主要观察教室内部环境布置、座位编排以及室内照明、色彩、噪音、温度等物理条件,同时利用网络等资源查找得到被调查学校的学校规模、班级规模等因素。在访谈时,选取各年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所在学校生态环境的认识、存在问题以及他们对当前学校生态环境的改进方法等等,共访谈中小学生73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43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生态环境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1.学校选址不当;2.学校周围环境较差;3.生均学校占地面积等普遍偏小;4.学校建筑设计不合理,“超标”现象严重;5.校园绿化状况非常薄弱;6.运动场地、设施方面比较滞后;7.班级规模方面,大班额现象仍比较普遍;8.教室内部环境布置比较简单;9.课桌椅设计不合理,有待改进;10.座位编排方式存在缺陷,缺乏改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如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选拔人才的制度方面原因、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全局意识、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不足等,也有微观层次的原因,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校生态环境的不重视、学校对生态环境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学校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不准确等。因此,我们在优化学校生态环境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教育性原则、人本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经济实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独创性原则等,并结合访谈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等,针对调查过程中反映的具体问题方面着手,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学业成绩的进步。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2
引言  12-14
  一、问题的提出  12-13
  二、研究意义  13
    (一) 理论意义  13
    (二) 现实意义  13
  三、研究目的  13-14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4-20
  一、已有研究的基本情况  14-18
    (一) 国内已有研究的现状  14-16
    (二) 国外已有研究的现状  16-18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18-20
第二部分 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  20-27
  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0-21
    (一) 生态学理论  20
    (二) 环境心理学理论  20-21
  二、学校生态环境的理论分析  21-27
    (一) 主要概念界定  21-22
    (二) 学校生态环境的结构  22-23
    (三) 学校生态环境的特征  23-24
    (四) 学校生态环境的功能  24-27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27-29
  一、文献研究法  27
  二、观察法  27-28
    (一) 样本选择  27
    (二) 观察内容  27
    (三) 观察时间  27
    (四) 观察记录  27-28
  三、访谈法  28-29
    (一) 访谈对象  28
    (二) 访谈主要问题设计  28
    (三) 访谈实施过程  28
    (四) 访谈结果  28-29
第四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  29-38
  一、学校选址不当  29
  二、学校周围环境较差  29-30
  三、生均学校占地面积等普遍偏小  30
  四、教学楼设计不合理,“超标”现象严重  30-31
  五、校园绿化状况非常薄弱  31-32
    (一) 盲目攀比现象严重  31
    (二) 绿化面积少,人均绿化用地少  31
    (三) 绿化植物单一,缺乏多样性  31-32
  六、运动场地、设施方面比较滞后  32-35
    (一) 运动场地不达标  32
    (二) 体育器材设施缺乏、破损现象严重  32-35
  七、班级规模方面,大班额现象仍比较普遍  35-36
  八、教室内部环境布置比较简单  36
  九、课桌椅设计不合理,有待改进  36
  十、座位编排方式存在缺陷,缺乏改变  36-38
第五部分 学校生态环境优化研究  38-55
  一、原因分析  38-40
    (一) 宏观层次原因  38-39
    (二) 微观层次原因  39-40
  二、学校生态环境优化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40-43
    (一) 教育性原则  40-41
    (二) 人本性原则  41
    (三) 生态性原则  41-42
    (四) 审美性原则  42
    (五) 经济实用性原则  42
    (六) 安全性原则  42
    (七) 整体协调性原则  42-43
    (八) 独创性原则  43
  三、学校生态环境优化的具体措施  43-55
    (一) 科学选址、合理规划  43-45
    (二) 合理规划学校规模  45
    (三) 合理设计教学楼  45-46
    (四) 加强校园绿化建设  46-47
    (五) 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器材等  47-49
    (六) 合理控制班级规模  49-50
    (七) 美化教室内部环境  50-51
    (八) 科学设计和使用课桌椅  51-52
    (九) 科学进行座位编排  52-55
结束语  55-56
参考文献  56-59
附录一  59-60
附录二  60-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JSP环境下成套订单研究,F273
  2. 超声波钎焊填缝及钎缝优化工艺研究,TG454
  3. 曲拉精制干酪素褐变因素及工艺优化研究,TS252.5
  4.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5.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6.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7.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8. 基于蚁群算法的电梯群优化控制研究,TU857
  9.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10. 内置式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研究,TM341
  11. 内点法在大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TM714.3
  12. 轴向磁通感应子式高温超导电机的基础研究,TM37
  13.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14.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15. AVS视频解码器在PC平台上的优化及场解码的改善,TN919.81
  16.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7. AES算法及其DSP实现,TN918.1
  18.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19. 电视制导系统中视频图像压缩优化设计及实现研究,TN919.81
  20. 海量多数据库集成系统的查询处理研究,TP311.13
  21. 基于词义及语义分析的问答技术研究,TP391.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