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知识分子的叙述空间

作 者: 黄听松
导 师: 史志谨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李洱 知识分子叙事 反讽 对话 百科全书式小说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李洱的小说创作量不大但质量多属上乘。从九十年代步入文坛至今,李洱的小说以其知识分子的题材、独特的形式探索与形式和意义的有效整合正持续地对当代的小说创作产生影响。本论文希望从三个角度对李洱的小说创作进行文学分析并对李洱创作的得失进行探讨。由于李洱的小说中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占据其创作的绝大部分,因此,论文就以此为主要论述对象。论文绪论部分对知识分子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知识分子概念进行了区分。论文第一章主要对李洱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归类,知识分子在当今语境中,主要表现为精神的失语者、灵魂的挣扎者和自我的找寻者等三类形象,着重分析了这三类知识分子出现的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及生存的精神困境等。论文第二章主要从李洱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特征入手,注重小说的形式表达对小说的叙事产生的意义。其中叙事视角的设置、反讽手法和对话性的强调是李洱小说叙事最大的特征。论文第三部分论述李洱小说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小说家的小说观念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精神品质和意义深度。写作是把作家的知识和对现实、历史的个人化经验呈现出来,与读者、人物等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引导读者去思考、感悟。如果小说家能对现实中的某种经验进行恰切命名的话,那么他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小说风格。李洱的小说充分利用现代的知识体系进行了一种互文式的小说写作,构成意义的复杂网络,开拓了小说的叙事空间,形成了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模式。这是李洱小说最具价值的部分。这三个部分虽不能代表李洱小说的全部价值所在,但却是李洱小说最具特色的地方。李洱是六七十年代出身作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本文意在通过李洱的个案对当今的青年作家创作群体和作品作一整体性的考察。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1章 绪论  7-14
  1.1 “知识分子”概念辨析  7-9
  1.2 李洱小说研究现状及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9-14
    1.2.1 作家论及整体研究  9-11
    1.2.2 《花腔》研究  11-12
    1.2.3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12-14
第2章 找寻、挣扎和失语:知识分子的三种精神向度  14-21
  2.1 对个人存在的确定与找寻  14-17
  2.2 对个人存在的犹疑与挣扎  17-18
  2.3 知识分子的虚无与失语  18-21
第3章 个人意识、互文与反讽:知识分子叙事表征  21-30
  3.1 个人意识  21-25
  3.2 互文与反讽  25-30
第4章 李洱小说:观念与实践  30-39
  4.1 写作与命名:李洱的小说观念  30-35
    4.1.1 写作的难度  30-32
    4.1.2 命名的难度  32-35
  4.2 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李洱的小说实践  35-39
结语  39-40
参考文献  40-42
附录  42-44
致谢  44-45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5

相似论文

  1.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2.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3. 顺应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言语反讽研究,I561
  4. 反讽——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修辞策略,I207.42
  5. 《红色英勇勋章》的功能文体学分析,I712
  6. Verbal Irony: A Relevance Theory Perspective,H05
  7. 阿里斯托芬女性剧中的反讽以及剧中文本的女权主义阅读分析,I545
  8. 《红勋》功学,I712.074
  9. 齐克果论反讽:兼论生存论视角下的伦理学批判,B82-0
  10. 《飘》中言语反讽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H313
  11. 王蒙“季节”系列小说的反讽叙事,I207.42
  12. 李洱小说叙事研究,I207.42
  13.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分析,I561
  14. 顺应论视角下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研究,I561
  15. 《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中道德规范的反讽建构,I561
  16. 法国政治讽刺事件与法国政治,D756.5
  17. 克尔凯郭尔审美生存思想研究,B83-0
  18.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莎剧言语反讽的汉译,H315.9
  19. 表层文本与潜藏文本的对话,I712.074
  20. 《问题的核心》中的反讽解读,I561.074
  21. 英汉口头反讽的语用对比分析,H31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