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王船山和谐思想研究

作 者: 王学锋
导 师: 王泽应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王船山 和谐思想 现代价值
分类号: B24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历史上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传统,而“坐集千古之智”的王船山在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全面总结的同时,对中国历史上的和谐思想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深入的分析,阐发了许多别开生面的命题和观点,从而将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传统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山崩地解”的社会变迁与天下思治的民心归向,民族矛盾冲突与融合的时代大势,早期启蒙伦理思潮的孕育与涌动的时代潮流,成为王船山和谐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伸斧钺于定论”的批判精神和“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志向,则成为王船山和谐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个人资质和内在禀赋。王船山的和谐思想是其哲学、伦理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道器合一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常变合一的发展观,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理欲合性的人性观密切相关。他的和谐思想既重宇宙自然诸因素的“太和”、“保和”,又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己关系的和睦融洽,深刻论述了由个人品德之“贵和”到社会伦理规范之“中和”再到宇宙伦理之“太和”的递嬗路径,以及形神合一、义利合一、生理合一的内在含蕴,建构起了一个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之大成的和谐思想体系。而“太和而保和”的天道取向,“合同而不相悖害”、“异而不伤其和”的融突和合精神,“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之“一致”的“和以致生”的价值理念,“有反斯有仇,他必和而解”的伦理解决途径,则是其和谐思想的生动体现。他从“两间生物之妙,正以形神合一,得神于行,而形无非神者”的思想认识出发,强调“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通人己、大小、常变以酌其所宜”,实现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有机统一。王船山和谐思想既全面又深刻,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挖掘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资源,而批判地继承王船山和谐思想的精华,抛弃其糟粕,对于我们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第一章 王船山和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11-31
  1.1 王船山和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11-17
    1.1.1 "山崩地解"的社会变迁与天下思治的民心归向  11-13
    1.1.2 民族矛盾冲突与融合的时代大势  13-14
    1.1.3 早期启蒙伦理思潮的孕育与涌动  14-17
  1.2 王船山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  17-31
    1.2.1 对孔孟儒家和谐思想的承继与发展  17-20
    1.2.2 对道家、墨家、法家、佛家和谐思想的批判性审视  20-26
    1.2.3 对宋明理学和谐伦理思想的历史性剖判与阐释  26-31
第二章 王船山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和主要内容  31-48
  2.1 王船山和谐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  31-40
    2.1.1 道器合一的宇宙论和本体论  31-34
    2.1.2 常变合一的发展观  34-36
    2.1.3 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36-38
    2.1.4 理欲合性的理欲观  38-40
  2.2 王船山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40-48
    2.2.1 "太和而保和"的天道取向  40-41
    2.2.2 "合同而不相悖害"、"异而不伤其和"的融突和合精神  41-43
    2.2.3 "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之"一致"的"和以致生"的价值理念  43-46
    2.2.4 "有反斯有仇,他必和而解"的伦理解决途径  46-48
第三章 王船山和谐思想的评价与反思  48-57
  3.1 王船山和谐思想的评价  48-51
    3.1.1 王船山和谐思想的合理性  48-50
    3.1.2 王船山和谐思想的局限性  50-51
  3.2 王船山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51-53
    3.2.1 "天人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  51-52
    3.2.2 人人和谐和群己和谐的当代价值  52-53
  3.3 王船山和谐思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迪  53-57
    3.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  53-54
    3.3.2 "融突和合"、"和以致生"的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契合点及现代价值  54-57
结语  57-59
参考文献  59-61
附录  61-62
后记  62-63

相似论文

  1. 庄子哲学的心理调节功能,B223.5
  2. 冯友兰《新世训》的现代价值探析,B26
  3. 李大钊人生哲学研究,D231
  4. 《圣经》“爱德”思想研究,B971
  5. 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B825
  6. 孔子社会道德责任思想研究,B222.2
  7.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开发设计研究,G122
  8.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品格教育的价值,G641
  9. 王充《论衡》性、命论之伦理思想研究,B82
  10. 论孔子的礼学思想,B222
  11. 论陶渊明的乐境,I207.22
  12.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D523
  13. 新建本科院校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及其对儒家和谐思想的借鉴研究,C912.3
  14. 论嵇文甫对船山学的开创性研究,B249.2
  15. 儒释道心理和谐思想研究,B21
  16. 刘少奇人生哲学研究,K827
  17. 《贞观政要》中的吏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K242
  18. 《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文化意义及其现代价值,I206.2
  19. 洛克有限政府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D095.65
  20. 《菜根谭》德育思想研究,G641
  21. 我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D6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清代哲学(1644~1840年) > 王夫之(船山,1619~1692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