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圣经》“爱德”思想研究
作 者: 杨涛
导 师: 李育红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圣经 爱德 圣爱 世俗之爱 现代价值
分类号: B9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源流活水,它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滋养着西方的文学和艺术,孕育了西方基督教文明。《圣经》伦理思想的核心是“爱德”,这既是神的诫命与恩典,也是基督徒行为合法性的依据,是统摄一切的总纲。《圣经》的爱德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旧约之爱到新约之爱的发展过程。旧约之爱在爱的广度和深度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旧约中以色列人的爱不能惠及外邦人,自然也不会包括国家的宿敌;旧约中的律法——摩西十戒是刻在石板上的,需要外在的监督才能实现。而新约则超越了旧约,把爱的范围由原来的邻人扩展到每个人;爱的福音则刻在了每个信徒的心里。爱是生命的真实存在,从生命的诞生到逝去,那一阶段都离不开爱的呵护。《圣经》的爱德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神对人的爱,人对神的爱和人与人之间爱的。神对人的爱是《圣经》之爱德神圣性与超越性的根源,是世界存在的本体,神爱体现在创世之爱、立约之爱、救赎之爱三个方面。人对神的爱是对神对人的爱的回应。人生而有罪,单凭人类自己的努力无法克服原罪获得救赎,上帝才是人类获得救赎的保障和惟一动力。人与人的爱是对神爱的彰显与效仿,是神人关系的延伸,是人对同类的伦理关怀。自爱不是自私,自爱是爱人的立足点和前提,恰当的自爱是值得提倡的,而过度的自爱则是一种罪。《圣经》“爱德”观的内涵和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仁爱”、佛家的“慈悲”等思想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爱德思想在构建普世伦理中具有一定的资源性价值;爱德思想为环境伦理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爱德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这些方面无疑都体现出爱德思想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论 8-11 第一章《圣经》爱德思想的历史衍化及主要内容 11-26 一、《圣经》爱德思想的历史衍化 11-13 二、《圣经》爱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13-26 (一) 圣爱 13-17 (二) 世俗之爱 17-23 (三) 自爱与爱人 23-26 第二章“爱德”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类“爱德”观之比较 26-31 一、“仁爱”观与“爱德”思想的比较 26-28 (一) 儒家的“仁爱”观 26-27 (二) 儒家“仁爱”与圣经“爱德”的比较 27-28 二、佛家中的“慈悲”观与“爱德”观的比较 28-31 (一) 佛家的“慈悲”观 29-30 (二) “慈悲”观与“爱德”观的比较 30-31 第三章 “爱德”思想的现代价值 31-40 一、爱德思想作为普世伦理原则的考量 31-33 二、为环境伦理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33-36 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 36-40 参考文献 40-42 后记 42
|
相似论文
- 迟钝爱德华菌对大鲵的感染和死疫苗初次免疫保护作用,R392.1
- 爱德华·苏贾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哲学批判,B712.59
- 庄子哲学的心理调节功能,B223.5
- 当代圣经文学翻译:理念与实践探索,H059
- 冯友兰《新世训》的现代价值探析,B26
- 李大钊人生哲学研究,D231
- 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B825
- 孔子社会道德责任思想研究,B222.2
-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开发设计研究,G122
- 圣经文本翻译钦定现象研究,H315.9
- 从文化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圣经中的隐喻,H315
- 浅析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圣经》翻译中的应用,H315.9
- 圣经原型视阈下的《哈姆雷特》研究,I561
- 《圣经》中的重复,I106.99
- 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品格教育的价值,G641
- 产前筛查及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分子诊断非整倍体技术的建立,R714.5
- 王充《论衡》性、命论之伦理思想研究,B82
- 论孔子的礼学思想,B222
- 基督教音乐文化中的弥赛亚,J608
- 从语用对等角度研究圣经习语翻译,H315.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基督教 > 圣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