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火神派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作 者: 黄德超
导 师: 韩涛
学 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专 业: 方剂学
关键词: 火神派 扶阳思想 配伍规律 附子 辛散温通
分类号: R24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7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四位主要火神派医家的代表性医案、医著,探讨该学派独特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火神理论提供参考。方法:使用Visual Foxpro 6.0版本的软件建立数据库,内容包括:药物、主要药物剂量、功效、主治证、煎服方法与服药后反应等,运用频数排序、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从药物归类、高频药物、常见证型用药、用药特点等角度探讨中医火神派组方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673首方剂、257味药物的统计分析可知,⑴全方中温里药的使用次数最多,使用次数与总方剂数的比为1:1.6。尤其善用附子,含附子的方剂占所有方剂总数的77.12%,而附子量超过15g的方剂占了72.44%。药物以辛温、归脾经为主,辛味药占所有药物中的63.47%,温热性药占50.85%,归脾经药占66.59%。⑵补虚药的使用次数仅次于温里药,使用次数与总方剂数的比为1:1.4,其中补阳药、补气药的使用次数占补益药的86.58%,而补阴药仅占5.94%,用的最少。⑶主治以阴证为主,虚寒证占48.74%,实寒证占47.55%。附子用量为1~29g组:主要治疗虚寒证,占总虚寒证的98.41%,其中使用“附子药对”的方剂所占比例最高,为98.77%。附子用量大于29g组:主要治疗实寒证,占总实寒证的95.13%,使用“四逆药对”的方剂占90.48%。结论:火神派理论上推崇阳气,治法上强调温扶阳气,用药上擅用姜、桂、附等温热药,尤其擅用附子。大量而广泛的运用附子等辛热药是火神派用药的一个显著特点。组方用药注重“辛散温通”和“顾护正气,少用补阴”为特色。治疗上根据主治证的不同,配伍规律也有所不同。火神派以治疗阴证为主,其中虚寒证主要运用“附子药对”搭配治疗,而且附子用量不是很大,一般小于30g;而实寒证或阳虚重症,主要运用“四逆药对”配伍治疗,附子用量比较大,一般在30g以上,有时达到上百克,甚至几百克。然后选用相应的补气、解表、利水等对证方药,构成了火神派以辛热药为主线多种药物搭配应用的组方配伍规律。

全文目录


提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9
正文  9-47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9-19
    1 扶阳理念  9-13
      1.1 认识阳气,体会扶阳病理基础  9-11
      1.2 阳主阴从  11-12
      1.3 阳气宜养又宜通  12-13
    2 火神派的创始、渊源、特色和传承  13-19
      2.1 火神派的创始  13
      2.2 火神派的渊源  13-15
      2.3 火神派的特色  15-16
      2.4 火神派的传承  16-19
  第二部分:统计研究  19-34
    1 研究目的  19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9-20
      2.1 研究思路  19
      2.2 研究方法  19-20
    3 统计分析  20-34
      3.1 药物类别分析  20-21
      3.2 高频药物分析  21-23
      3.3 药物的药性分析  23-24
      3.4 药物的药味分析  24-25
      3.5 药物的归经分析  25-26
      3.6 药对分析  26-30
      3.7 附子在不同量间的统计  30-34
  第三部分:分析讨论  34-47
    1 附子应用的几个问题  34-38
      1.1 关于《伤寒论》中附子的用法、用量  34
      1.2 附子中毒及临床表现  34-35
      1.3 中毒预防  35-36
      1.4 救治方法  36
      1.5 性味配伍减毒  36-37
      1.6 附子的毒性及禁忌症  37-38
    2 火神派医案中的药后反应  38-39
      2.1 症状和体征  38
      2.2 机理探讨  38-39
      2.3 善后之策  39
    3 组方用药特点  39-42
      3.1 用药注重“辛散温通”  39-40
      3.2 附子用量的探讨  40-41
      3.3 顾护正气  41-42
      3.4 少用补阴  42
    4 配伍规律分析  42-47
      4.1 附子用相对小剂量的配伍规律  43
      4.2 附子用相对大剂量的配伍规律  43-44
      4.3 配伍药物种类分析探讨  44-47
结语  47-49
参考文献  49-53
致谢  53-54
详细摘要  54-58

相似论文

  1. 中药干预与多发性硬化T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R277.7
  2. 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的配伍规律研究,R256.11
  3. 桂枝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R285
  4.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祛湿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R289
  5. 钱塘医派的用药制方特色研究,R249
  6. 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探讨中药治疗RA的复方配伍规律,R259
  7. 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附子减毒增效配伍规律研究,R289
  8. 基于现代医案研究脾虚泄泻复方配伍规律,R289
  9. 中医美容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R289.1
  10. 《伤寒论》药对配伍规律的研究,R222
  11. 微肥配施对附子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S567.239
  12. 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半夏减毒增效配伍规律研究,R289.1
  13. 基于古今药方纵横的吴茱萸减毒增效配伍规律研究,R289.1
  14. 《伤寒论》寒热并用方药配伍研究,R222.2
  15. 活血法治疗痹证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R255.6
  16. 痛经方剂配伍规律研究,R271.113
  17. 麻杏石甘汤质量控制方法与配伍规律研究,R289
  18. 桂枝附子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R285.5
  19. 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研究,R289
  20. 芍药甘草汤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285.5
  21. 中药方剂数据挖掘研究,TP311.1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医案、医话(临床经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