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丹参组织培养及辐射诱变技术研究

作 者: 闫文蓉
导 师: 李先恩;齐建军;周莉丽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生药学
关键词: 丹参 幼叶 60Co-γ射线 愈伤组织 半致死剂量 酶活
分类号: S567.2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首次以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结合运用60Co-γ辐射处理以丹参“99-2、99-3、Bj-shh”三个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丹参组织培养结合辐射诱变复合育种技术的初步探索,得到如下试验结果:本研究首先以丹参初春萌发的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品系、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芽分化的影响,研究了愈伤组织生长周期的变化特征。同时对品系99-2进行植株再生,研究了壮苗及生根的最佳方法,建立了一套快速、高效、稳定的丹参组培繁殖技术。其次,以丹参不同品系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5、10、15、20、25、30、40、60、80、100 Gy十个剂量的60Co-γ射线对愈伤组织进行辐射处理,研究了辐射后丹参不同品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并筛选出丹参三个品系愈伤组织的最佳辐射剂量,即半致死剂量;用5、10、15、20、25、30、40 Gy七个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进行辐射处理,研究了辐射对丹参不同品系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的半致死剂量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丹参三个品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芽分化诱导最适培养基分别为:愈伤组织诱导:品系99-2添加2,4-D 2.0 mg/L、6-BA3.0 mg/L、IBA0.1 mg/L;品系99-3添加2,4-D1.0 mg/L、6-BA0.5 mg/L、IBA0.1 mg/L,品系;Bi-shh添加2,4-D2.0 mg/L+6-BA1.0 mg/L+IBA0.5 mg/L。芽分化:品系99-2、99-3、Bj-shh均以添加6-BA1.0 mg/L、NAA0.5 mg/L为最优2 60Co-γ射线对三个品系丹参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品系99-2辐射剂量为40 Gy时愈伤组织已全部褐化,品系99-3辐射剂量为100 Gy全部褐化,品系Bj-shh辐射剂量为80Gy时全部褐化。筛选出半致死剂量分别为:品系99-2为14 Gy,品系99-3为31 Gy,品种系Bj-shh为33 Gy。3三个品系的SOD酶活性基本表现为在较低剂量辐射时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先升高后降低,表明其抗辐射能力随着剂量的增加逐渐减弱。品系99-2愈伤组织中POD活性随着剂量的增大逐渐降低,品系99-3和Bj-shh愈伤组织辐射后则先降低后升高在降低的马鞍型变化。三个品系丹参愈伤组织的CAT酶活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先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表明生理损伤与剂量成正相关,但愈伤组织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随着损伤的修复而逐渐消失。辐射对愈伤组织的生理指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SOD酶活性在较低剂量辐射时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先升高后逐渐降低,品系99-2和Bj-shh的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先逐渐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变化曲线,品系99-3则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三个品系CAT酶活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先逐渐升高后随着培养天数的延长而逐渐降低。4 60Co-γ射线抑制了三个品系愈伤组织的芽分化能力。筛选出半致死剂量分别为:品系99-2的10 Gy,品系99-3为35 Gy,品系Bj-shh为13 Gy。5辐射对愈伤组织芽分化生理指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三个品系的SOD酶活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先升高后降低,品系99-2 POD酶活随着剂量的增大逐渐降低,品系99-3和Bj-shh POD活性则呈马鞍型变化曲线,品系99-2、99-3 CAT酶活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Bj-shh则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三个品系的SOD酶活性基本表现为在较低剂量辐射时增加,是由于自由基积累过多,SOD活性随之升高,而在较高剂量时SOD酶活性逐渐降低,表明其抗辐射能力逐渐减弱品系99-2的POD酶活性表现出先升高随着剂量的增大逐渐降低,品系99-3和Bj-shh的P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变化曲线品系99-2、99-3的CAT酶活性则表现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有效清除植物体内的H2O2,保护细胞膜系统,但在辐射剂量较高时降低,品系Bj-shh则表现出先降低后逐渐升高

全文目录


缩略词  6-7
摘要  7-9
Abstract  9-11
引言  11-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3
  第一节 丹参概况  12-15
    1 丹参本草应用记载  12-13
    2 丹参的生物学特性  13
    3 植物生长习性和资源分布  13-14
    4 丹参主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  14-15
  第二节 丹参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5-16
  第三节 辐射诱变育种研究概况  16-23
    1 辐射诱变的原理  16-17
    2 辐射育种的优点  17
    3 辐照剂量的研究  17-18
    4 辐射诱变育种的发展前景  18
    5 辐射诱变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18-21
    6 药用植物辐射诱变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1-22
    7 本研究目的  22
    8 本研究意义  22-23
第二章 丹参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23-45
  第一节 丹参外植体灭菌方法的研究  23-28
    1 材料与方法  23-25
    2 结果与分析  25-27
    3 结论与讨论  27-28
  第二节 丹参愈伤组织的诱导  28-35
    1 材料与方法  28-29
    2 结果与分析  29-34
    3 结论与讨论  34-35
  第三节 愈伤组织不定芽的诱导分化  35-40
    1 材料与方法  35-37
    2 结果与分析  37-40
    3 结论与讨论  40
  第四节 壮苗生根培养及练苗移栽  40-43
    1 材料和方法  40-41
    2 结果与分析  41-43
    3 结论与讨论  43
  第五节 小结  43-45
第三章 丹参细胞辐射诱变技术的研究  45-83
  第一节 辐射对丹参愈伤组织生长的研究  45-68
    1 材料与方法  45-49
    2 结果与分析  49-66
    3 结论与讨论  66-68
  第二节 辐射对丹参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的研究  68-81
    1 材料与方法  68-69
    2 结果与分析  69-80
    3 结论与讨论  80-81
  第三节 小结  81-83
第四章 结论  83-88
  1 丹参组织培养的研究  83-84
  2 丹参辐射技术的研究  84-88
参考文献  88-92
附图  92-95
2009年毕业生在校己发、拟发论文登记表  95

相似论文

  1.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2. 几种天然产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评价和应用,R284.1
  3. 芘降解菌株SE12的分离和鉴定及其降解效果研究,X172
  4.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5. 铜、锌不同施用方式和AM真菌与施磷量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S567.53
  6. 铁、锰等微量元素对栽培丹参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S567.53
  7.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285.5
  8. 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组分对肾纤维化JAK/STAT信号途径的干预作用,R285.5
  9. 丹参酮ⅡA微乳抗H22小鼠肝癌的研究,R285.5
  10. 早期不全性胆道梗阻对豚鼠oddi括约肌的影响,R657.4
  11. 水杨酸与烯效唑对盐胁迫下黑果枸杞愈伤组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S567.19
  1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R692.3
  13. 镉对华溪蟹的免疫毒性效应,X174
  14. 过度训练及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G804.2
  15. 甜高粱再生体系的优化研究,S566.5
  16. 甘蔗离体培养的胚性细胞团诱导与分化研究,S566.1
  17. 棉织物生物酶精练工艺研究,TS192.7
  18. 早春短命植物绵果荠植株再生体系建立,S567.239
  19. 丹参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
  20. 低糖/无糖腹膜透析液超滤及生物相容性实验研究,R459.5
  21. 仿生细胞膜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R28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草本 > 多年生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