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清修好通商条规》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

作 者: 刘袁
导 师: 辛培林
学 校: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专 业: 世界史
关键词: 《日清修好通商条规》 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
分类号: K25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世纪70年代无论对于欧洲还是东北亚地区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欧洲,德国的统一直接威胁到了原有的均衡体系,西方各国为了保持现存的地位,加紧了对东北亚各国的侵略。面对这种情况,日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它准备执行新的对外政策——“脱亚入欧”。但是,当时日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以武力的方式直接在东北亚地区重新确立新的地位,因而采取了与清政府签订条约这样迂回的方式来实现目的。于是,1871年日本与清政府正式签订了《日清修好通商条规》,条规对于中日之间通商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且双方同意互相给予领事裁判权和关税议定权。与一般条约内容相比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却有着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该条规是中日之间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是中日近代关系史开始的标志,从此中日之间确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日清修好通商条规》的签订不仅改变了东北亚地区原有的国际关系的格局,而且对欧洲国家与东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对《日清修好通商条规》性质的界定还有不同的意见。一些学者认为,该条规是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最重要的是它的内容中并没有明显的不平等规定,所以,该条规是一个平等条约。但是,通过分析中日两国的国家性质、对外政策、不对等的经济状况、特殊的条规内容以及条规的实施情况,可以看出,《日清修好通商条规》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条约,它不过是日本用签约的方式隐蔽了其侵略中国的意图和野心罢了。再者,该条规签订以后的历史事实也证明,它起到了加深中国半殖民化的作用。《日清修好通商条规》虽然表面上只是一个和两国通商有关的条规,但是其最直接的影响是重新调整了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关系,即打破了原有的长期存在的华夷朝贡体系,使该体系从此以后有两个所谓的“上国”并存。这不仅改变了中日之间的关系,而且还直接改变了日朝之间的关系,昔日两个拥有平等地位的国家因为一个条规而转变成了宗属的关系,并为日本直接干涉朝鲜内政提供了便利条件。可是,日本却认为它的做法是合乎条规规定的,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日清修好通商条规》不仅降低了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原有的地位,而且还把日美这两个急于在东北亚地区扩张势力的国家联系在一起了。于是,这个条规改变了日美之间的原有关系。此前美国企图侵占日本,推行其“太平洋计划”,但是由于它在海军方面的实力和其梦想有很大差距,所以决定了采用亚洲人打亚洲人方法,经过反复考虑和权衡最终认为日本是最合适的人选。相同的利益、相同的需求、还有相同的战略目标使这两个国家紧密地勾结在一起。这是东北亚地区国家与非该区国家的第一次勾结,同时也标志着一股新兴的侵略势力正式登上了该地区的历史舞台。从此,新旧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争夺新的利益而不断地产生矛盾和摩擦。随着各种矛盾的不断升级和激化,在该地区发生大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也成为迟早之事。总之,《日清修好通商条规》的历史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给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且还使各国在制定新的外交政策时,不得不把东北亚地区的局势和欧洲联系在一起,使之各国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都进入了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轨道,像以前那样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不可能的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日清修好通商条规》签订背景  9-16
  1.1 19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  9-10
  1.2 《日清修好通商条规》签订前中日朝国内状况  10-13
  1.3 《日清修好通商条规》的签订  13-16
第2章 《日清修好通商条规》的剖析  16-27
  2.1 中日两国不同国情的分析  16-20
    2.1.1 不同的国家性质  16-17
    2.1.2 不同的对外政策  17-18
    2.1.3 不同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  18-20
    2.1.4 条规与条约的区别  20
  2.2 条规内容的分析  20-24
    2.2.1 条规的签订目的  21
    2.2.2 条规内涉及的特殊内容  21-23
    2.2.3 日本对条规的公然违背  23-24
  2.3 条规性质的分析  24-27
    2.3.1 《日清修好通商条规》是日本大陆政策的产物  24-25
    2.3.2 《日清修好通商条规》是列强相互勾结、共同侵略中国的产物  25-27
第3章 《日清修好通商条规》对东北亚地区的影响  27-33
  3.1 打破了原来的华夷朝贡体系  27-28
  3.2 对日美关系的影响  28-30
  3.3 日朝关系的重建  30-31
  3.4 美国对东北亚地区渗入的加深  31-33
结束语  33-34
附录  34-39
注释  39-42
参考文献  42-45
致谢  45-46

相似论文

  1. 盛宣怀与清末铁路总公司研究,K256
  2. 证道与成仁,K256
  3. 1870年代上海城区犯罪时空分析,K256
  4. 论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人日本观变化,K256
  5. 晚清洋务学堂(1862-1901)教育经费研究,K256
  6.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农民斗争心态之比较研究,K256.7
  7. 早期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K256
  8. 基督教会与19世纪末中国习俗之改良,K256
  9. 黄群宪政实践研究,K256
  10. 分头介入与各自为政,K256
  11. 晚清驻外使臣与西方近代军事技术引进(1875-1895),K256
  12. 李鸿章创办洋务述评,K256.1
  13. 福建船政学堂的办学特色、成效及启示研究,K256
  14. 金登干与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K256
  15. 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研究,K256
  16. 萨拉·康格《北京信札》研究,K256
  17. 郭显德胶东地区传教研究,K256
  18. 中西文化冲突与梨园屯教案,K256.7
  19. 总理衙门与美洲华工,K256
  20. 早期维新派的教育思想研究,K256.1
  21. 李鸿章海防思想与海军教育实践研究,K256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时期(1860~190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