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态美学视域下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研究

作 者: 金鑫
导 师: 庚钟银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生态美学 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 生态审美观 和谐
分类号: J9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绿色的生态浪潮席卷着全球,在这个追求生态的世纪中,中国的生态学科也正在积极的建设当中。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但是将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美学的研究中还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本文通过生态美学的视域,对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的生态美学观进行解读,并将其深层意蕴进行分析。论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展现中国生态主题纪录片的生态审美观。在绪论部分,交代了生态审美问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以及对研究对象产生的意义。由于生态主题纪录片是一个尚未明确的概念,对于生态主题纪录片这一概念的界定与中国生态主题纪录片的发展情况,也一并在绪论部分予以说明。第一章中明确了生态美学的理论构成,从生态美学的确立出发,简要介绍了国内生态美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并对生态美学的内涵进行了发掘。生态美学的直接愿望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基础,逐步完善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将“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生态整体主义”,而蕴涵于中国古代经典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不仅是当今生态美学发展所需的生态智慧宝库,而且为生态美学提供着重要的思想资源。同时,生态美学这一学科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还存在许多有待于深化和细化的理论问题,使生态美学的有关观点显现出了理论上的创建性。第二章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生态主题纪录片中的生态美学观进行探寻。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已经让自然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冲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生态美学观的核心便是和谐,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才都能更好的发展。在这一章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中国生态主题纪录片,运用其生态整体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和谐观、生态保护观、生态平等观完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章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生态主题纪录片中的生态美学观进行探寻。整个生态世界中,人类与自然界共同生存,互不可分。同时人在自然界中是以群居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人类的生存也离不开社会群体的存在。在生态审美观中,人类存在的社会整体与生态世界中的自然界一样,都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作为一种美的存在,人类在和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同时,也必须要与社会整体保持和谐。对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东西方文化对此有所分歧,东方思想认同群体意识,西方推崇个体意识。在中国的生态主题纪录片创作中,也认为个人的价值也只有和谐的存在于社会群体之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与此同时,当人类作为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时,由于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享有着各自的文化,盲目的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肯定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中国的生态主题纪录片在追求生态美的同时,没有忽视民族性的特质,秉承着生态美学的思想,结合我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资源,记录着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和谐生活,以及对于生态美的不同追求。第四章从人与自身内在关系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生态主题纪录片中的生态美学观进行探寻。生态整体和谐是生态美学的核心追求,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一样,人自身内在的和谐也是生态整体和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类所具有的能动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往往处于主动地位,所以人自身内在的和谐是人类自身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关键,同时也是成为了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和谐的重要保证。在中国生态主题纪录片中,最初人与自身内在的和谐,是以实现自身价值为基础的,自然作为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工具遭到严重破坏,人类与自然依然是对立的双方,人与自然界的整体和谐无从谈起。对于自然肆无忌惮的破坏后形成的异化,人类开始进行着反思,而这种反思的最终指向则是人类对于生态人格美的追求。第五章运用生态美学的方法,在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对中国生态主题纪录片进行深层意蕴的探究。近年来,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人们更加关注与对于自然的保护,能够真实记录、客观反映现实情况又便于传播的电视纪录片成为了人们表达万物和谐共生的重要工具,其内部存在的思想意义也值得我们深思。同样,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存在,也就必然会影响到人类存在的社会群体。只有生态整体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人类社会才能够平稳、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不仅对于生态美学思想进行了传播,其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与意义也是非常明显的。总之,通过对于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发现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对于生态美学思想的传播具有巨大的作用,在将生态思想广泛传播的基础上,电视更能够将生态审美的思想推进到生活中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真正的从心底里感受到生态和谐的重要性。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绪论  11-18
  0.1 问题的提出  11-13
  0.2 价值和意义  13-14
  0.3 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的界定  14-18
1 生态美学  18-28
  1.1 生态美学的确立  18-19
  1.2 国内生态美学的研究现状  19-21
  1.3 国内生态美学的研究成果  21-23
  1.4 生态美学的内涵  23-28
    1.4.1 生态美学的理想  23-24
    1.4.2 生态美学的内涵  24-25
    1.4.3 生态美学的思想资源  25-28
2 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28-34
  2.1 生态整体观  29
  2.2 生态价值观  29-30
  2.3 生态和谐观  30-31
  2.4 生态保护观  31-32
  2.5 生态平等观  32-34
3 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34-40
  3.1 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中的群体意识  34-36
    3.1.1 东方的群体意识符合生态审美要求  34-35
    3.1.2 非个人主义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正确趋向  35-36
  3.2 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中的民族认同性  36-40
    3.2.1 少数民族文化基因与儒家生态和谐观的结合  37-38
    3.2.2 少数民族生态意识与儒家生态保护观的对接  38-40
4 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中“人与自身内在”的和谐  40-44
  4.1 人类主体性的觉醒  40-41
  4.2 生态人格美的追求  41-44
5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中国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的深层意蕴  44-50
  5.1 思想意义层面  44-48
    5.1.1 展现自然之美  44-45
    5.1.2 展现人文之美  45-47
    5.1.3 生态美学思想的生活化表达  47-48
  5.2 社会价值层面  48-50
    5.2.1 启示人与自然的美  48-49
    5.2.2 重现人与社会的价值  49-50
结语  50-51
参考文献  51-54
致谢  54-5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5-56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4. 和谐教育视野下学业不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与研究,G420
  5.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6.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7.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8.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9.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0.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1. 南京市玄武区和谐社区建设研究,D669.3
  12.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13.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4.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5.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党关系研究,D665
  16.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17. 伊斯兰家庭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B968
  18.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19. 试论利益协调对城市社区人归属感的促进,D669.3
  20.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21.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 > 新闻片、纪录片、文献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