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路径探索

作 者: 王正友
导 师: 朱同丹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苏北 新农村经济建设 战略思路 路径 比较
分类号: F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设新农村是当代中国的迫切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正式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方针,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是针对中国的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严峻形势提出的。中国城乡的失衡发展局面已危及中国的整体发展形势。就江苏而言,苏北农村的落后是制约苏北腾飞,影响江苏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整个苏北的崛起、缩小江苏南北的地区差距和实现江苏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在经济洼地地区农村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着极强的探索意义。从苏北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发展战略的确定是根本,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是关键。而要确定好苏北农村的发展战略和建设路径,借鉴苏南农村发展的有益经验则显得十分必要。苏南苏北的新农村建设不管是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还是发展战略、建设成效上都有很大差别,探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否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了。通过对苏南苏北新农村建设的比较,发现苏北农村发展优势还是在于深厚的农业基础和巨大的农业发展潜力。根据苏南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战略性思路是:紧紧围绕农业来发展和建设新农村,以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和产业化农业为切入点,以期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面对苏北农村的落后状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来推进苏北的新农村建设。选择既适合苏北农村实际情况又符号新农村建设需求的经济建设路径。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化苏北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拓展农业外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促进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创建服务型基层组织为具体对策来推进苏北农村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高效化进程,实现苏北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和江苏区域的和谐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3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8
    1.1.1 选题的背景  8
    1.1.2 选题的意义  8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8-11
    1.2.1 国内研究综述  8-10
    1.2.2 海外研究综述  10-11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创新  11-13
    1.3.1 研究思路  11-12
    1.3.2 创新与特色之处  12-13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理论分析  13-19
  2.1 国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13-16
    2.1.1 小康社会理论  13-14
    2.1.2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14
    2.1.3 新农村建设理论  14-15
    2.1.4 科学发展观理论  15-16
  2.2 国外关于农村建设的理论  16-19
    2.2.1 城乡融合理论  16-17
    2.2.2 二元结构理论  17
    2.2.3 综合反贫困模型  17-18
    2.2.4 公共财政理论  18-19
第三章 苏南苏北新农村建设的比较  19-25
  3.1 苏南苏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对比  19-21
    3.1.1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对比  19
    3.1.2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对比  19-20
    3.1.3 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对比  20-21
  3.2 苏北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不足  21-22
    3.2.1 发展思路和战略上的不足  21
    3.2.2 只有“点”没有“面”  21
    3.2.3 重经济轻社会  21-22
    3.2.4 重形象工程  22
  3.3 苏北新农村建设不足的原因  22-25
    3.3.1 社会历史的原因  22-23
    3.3.2 资源禀赋的原因  23
    3.3.3 经济基础的原因  23-24
    3.3.4 基层认识的原因  24-25
第四章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战略思路  25-32
  4.1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应走的道路  25-30
    4.1.1 高效农业  25-26
    4.1.2 规模化农业  26-28
    4.1.3 产业化农业  28-30
  4.2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30-32
    4.2.1 政府引导,规划先行  30
    4.2.2 立足农业,建设农村  30
    4.2.3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30
    4.2.4 群众参与,自主建设  30-31
    4.2.5 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31-32
第五章 苏北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路径  32-44
  5.1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32-34
    5.1.1 苏南与苏北产业结构的对比  32-33
    5.1.2 苏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33-34
  5.2 继续深化苏北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  34-35
    5.2.1 苏北农村市场化的障碍  34-35
    5.2.2 苏北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对策  35
  5.3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拓展农业外延  35-36
    5.3.1 苏南苏北农业生态旅游比较  35-36
    5.3.2 苏北发展农业旅游的措施  36
  5.4 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促进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36-38
    5.4.1 苏北劳动力培训与苏南的差距  37
    5.4.2 加大对苏北农村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培训,变人口资源为人才资源  37-38
  5.5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38-40
    5.5.1 苏南、苏北农村土地流转的对比  39-40
    5.5.2 创新苏北农村土地流转方式  40
  5.6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40-42
    5.6.1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40-41
    5.6.2 苏南苏北农村信息化建设程度对比  41
    5.6.3 苏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  41-42
  5.7 提高基层组织的领导能力,创建服务型基层组织  42-44
    5.7.1 苏北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和服务意识比苏南薄弱  42
    5.7.2 提高苏北农村基层组织领导能力的途径  42-44
结束语  44-45
致谢  45-46
参考文献  46-50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0

相似论文

  1. 基于Thermo-Calc三元共晶合金凝固路径的耦合计算,TG111.4
  2. 电缆巡检车图像引导技术的研究,U469.6
  3.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4. 内点法在大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TM714.3
  5.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6. 动态环境下移动对象导航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TP301.6
  7.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TP242
  8.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9.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10. 加强中学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究,G631
  1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G633.3
  12.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13.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砷污染地球化学研究,X50
  14. 社会学视角下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路径思考,D267
  15.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研究,D630.3
  16.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17.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18.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19. 不同品种鸡肉成熟过程中品质特性比较研究,TS251.1
  20.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21.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地方农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