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作 者: 崔会青
导 师: 王恩龙
学 校: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眩晕 肝阳上亢 针刺 临床观察
分类号: R25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肝阳上亢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并分析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治疗组30例(针刺加药物组)与常规对照组30例(药物治疗组),治则为平肝潜阳,滋养肝肾。针刺治疗组穴位按照《针灸学》定位,穴取风池,内关,太溪,太冲(双侧取穴),百会,四神聪。每日一次,连续十天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舒血宁20ml加入0.9%Nacl250ml日一次静点。方药用天麻钩藤饮加味,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口服。每十天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常规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方法同治疗组。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观察病例30例中痊愈8例,占26.7%,显效13例,占43.3%,有效5例,占16.7%,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观察病例30例中痊愈3例,占10%,显效10例,占33.3%,有效9例,占30%,无效8例,占26.7%,总有效率73.3%。2.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对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有较好临床疗效,比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针灸取穴简单,价格较为便宜,有比较好的临床反应,广大患者也愿意采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前言  7-8
文献综述  8-15
正文  15-20
  1 临床资料  15-17
  2.研究方法  17-18
  3.疗效评定标准  18
  4.结果  18-20
分析讨论  20-23
结论  23-24
参考文献  24-27
致谢  27-28
个人简历  28

相似论文

  1. 辨证论治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临床观察,R259
  2.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3. 原络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4. 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5.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R246
  6. 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246
  7. 头部腧穴配合循经远近配穴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R246
  8.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9. 基于聚焦扫描光声成像的光声信号分析及医学应用,R318.51
  10. 化痰降逆止晕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临床观察,R255.3
  11.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R249
  12.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13. 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R245
  14. 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分析,R771
  15. 不同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能及临床疗效观察,R781.05
  16. MMP-1和TIMP-1在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组织的表达及其针刺干预作用,R87
  17. 针刺土工织物垂直渗透率理论研究,TS176.5
  18. 主观视觉水平线在单侧前庭周围病变中的应用研究,R764.04
  19. 偏头痛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R747.2
  20. 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肾两虚证的临床观察,R272
  21. 外痔切除内痔缝固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R657.1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一般病证 > 眩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