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及单克隆抗12D5保护性效果的研究

作 者: 李军建
导 师: 胡忠
学 校: 汕头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疫源地 调查 单克隆抗体 嗜酸性粒细胞
分类号: R5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因进食了未煮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三期幼虫(L3)的螺肉而感染。许多螺,如福寿螺、皱疤坚螺、中国圆田螺、褐云玛瑙螺、东风螺,都是A. cantonensis的中间宿主。终宿主大鼠进食了受感染的螺后,L3幼虫会随着血液循环系统移动到脑部,最终到达肺部,并生长为成虫。故A. cantonensis又称为广州肺线虫。若A. cantonensis感染了人,其L3幼虫寄生在脑部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寄生在脑脊液中可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强硬和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自2006年北京大规模爆发广州管圆线虫病以来,各地相关部门都加强了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检测与预防。因此,对A. cantonensis的疫源地调查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对广管圆线虫病的预防与治疗也被广泛研究。本文对深圳A. cantonensis的疫源地进行了调查,并对A. cantonensis的单克隆抗体12D5对感染小鼠的脑部嗜酸性粒细胞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亚热带气候的深圳具有气温温和、多雨,土壤腐殖质含量丰富和灌木植被覆盖面积广泛等特点,而这些都为A. cantonensis的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福寿螺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成为深圳主要的两栖和陆生淡水贝类软件动物,并广泛分布在常年积水的菜地、池塘、荒野和公园。通过对褐云玛瑙螺、福寿螺感染A. cantonensis幼虫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受感染的中间宿主主要分布在深圳的西南部且其滋生地多为灌木植被,而且多分布在潮湿、腐殖质含量高的地带。同时还发现A. cantonensis幼虫对≥55g的褐云玛瑙螺的感染度显著高于<55g的褐云玛瑙螺。对A. cantonensis终宿主感染情况的调查发现,褐家鼠的感染率最高,且雌鼠的感染率高于雄鼠。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在抗寄生虫感染和Ⅰ型超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在脑部的聚积和激活是A. cantonensis感染人和小鼠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研究了A. cantonensis可溶性抗原单克隆抗体12D5对A. cantonensis引起的小鼠脑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抑制作用和小鼠生存情况。根据各组小鼠的生存情况,我们发现,相对于感染组,单克隆抗体12D5能够显著地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缓解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各种病症,如竖毛、厌食、少动等。这说明,单克隆抗体12D5对于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并延长生存时间可能有积极地作用。同时还对Eotaxin、IL-4和IL-5等细胞因子在脾脏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单克隆抗体12D5能降低IL-5在脾脏中的表达,从而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生存。虽然Eotaxin的表达量增加,但由于IL-5的表达水平降低,使嗜酸性粒细胞未能在脑部募集,并降低了嗜酸性脑膜炎的发生或减轻脑膜炎的症状。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7
缩略语  7-10
第1章 引言  10-22
  1.1 食源性寄生虫病  10-14
    1.1.1 流行病学变化  11
      1.1.1.1 感染人群的变化  11
      1.1.1.2 感染地区的扩大  11
    1.1.2 诊治与防控现状  11-12
    1.1.3 防控策略  12-14
  1.2 广州管圆线虫概述  14-21
    1.2.1 病原学和病理学  14-15
    1.2.2 临床特征  15-16
    1.2.3 诊断和治疗  16-18
    1.2.4 流行病学  18-20
    1.2.5 预防控制  20-21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21-22
第2章 深圳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22-35
  2.1 研究样地、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22-26
    2.1.1 研究样地概况  22-23
    2.1.2 研究材料  23-24
    2.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4-26
  2.2 结果与分析  26-33
    2.2.1 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分布调查  26-29
    2.2.2 褐云玛瑙螺体重与感染度的关系  29-30
    2.2.3 广州管圆线虫终宿主的分布调查  30-31
    2.2.4 广州管圆线虫的生活史循环  31-33
  2.3 讨论  33-35
第3章 单克隆抗体12D5 抑制小鼠脑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35-47
  3.1 简介  35-36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6-38
    3.2.1 实验材料  36
    3.2.2 方法  36
    3.2.3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36-37
    3.2.4 组织病理学  37
    3.2.5 脾脏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37-38
    3.2.6 数据分析  38
  3.3 结果与分析  38-45
    3.3.1 生存曲线  38-39
    3.3.2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39-41
    3.3.3 组织病理学  41-44
    3.3.4 细胞因子在脾脏中的表达水平  44-45
  3.4 讨论  45-47
总结和展望  47-49
  总结  47
  展望  47-49
参考文献  49-61
科研成果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2. 抗吡虫啉—甲基对硫磷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S482.2
  3.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4. 广州市九佛第二中学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86.9
  5. 农村地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的调查研究,G633.41
  6.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类型和界线确定研究,S155
  7.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8.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9. STLV-1病毒间接ELISA方法建立及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R373
  10.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11. 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G434
  12. 阳山县农村中学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研究,G633.91
  13. 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G633.3
  14. 广州市高中理科班的语文教学研究,G633.3
  15.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1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表达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2.65
  17.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S852.65
  18. 栖霞山景区植物资源调查、保护与开发利用,Q948
  19. 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方法研究,S155
  20. 江苏省秸秆资源评价与规模化能源利用发展研究,S38
  21. 豆柄瘤蚜茧蜂田间动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476.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寄生虫病 > 蠕虫病 > 线虫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