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浓度解脲支原体血清型1在兔模型中的致病性研究

作 者: 纪榕荣
导 师: 张洪文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妇产科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血清型 浓度 致病性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分类号: R518.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解脲支原体血清型1(Uu1)在兔模型中的致病性。方法:将26只雌激素预处理过的兔子随机分为四组(其中A、B、C三个实验组每组8只,D组2只),分别阴道接种三种浓度Uu1及无菌培养液(A组接种浓度为10~7copy/g,B组为10~6copy/g,C组为10~5copy/g,D组为对照组接种无菌培养液)。接种后第1、3、7、14、21、28天,取宫颈管分泌物行Uu1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取宫颈、子宫内膜及输卵管行HE染色光镜观察,取宫颈管粘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1)阳性率:3个实验组宫颈管分泌物中Uu1总阳性率分别为47.9%(23/48),31.3%(15/48),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其中接种后第一天达高峰,A组、B组、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8/8),75%(6/8),37.5%(3/8),至第28天均无检出。对照组均无Uu1检出。(2)定量值:3个实验组在接种后1、3、7天,宫颈管Uu1FQ-PCR定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浓度越高,Uu1定量值越大,且定量值随接种后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其中第1天达高峰,A组、B组、C组的定量值均数分别为:1.48×10~7copy/g,6.61×10~6copy/g,2.34×10~5copy/g。(3)致病率:接种后第28天,A组、B组、C组的致病率分别为:62.5%(5/8),37.5%(3/8),12.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实验组的致病率不同,接种浓度越高,致病率越高,且A组与B组致病率明显高于C组。对照组无致病。结论:(1)在兔子模型中,Uu1在宫颈管的阳性检出率及定量值、致病率随接种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在兔子模型中,生殖道局部不同浓度的Uu1,其致病性不同。当Uu1浓度≥10~6copy/g时,其致病性明显增强。(3)结合UU3在鼠模型中的致病性研究结论,说明UU在动物模型中有一定的致病性。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后向散射式烟尘浓度测量技术的研究,X831
  2. 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甲烷浓度检测仪,TP216
  3. 青山湖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其功能评价研究,Q948
  4.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swi6的功能研究,S435.111.4
  5.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6.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7. 磷肥副产氟硅酸钠含氯废水的回收利用研究,X786
  8. 增强自然复氧—有效容积土壤渗滤系统脱氮的研究,X703
  9.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10. 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分析,S852.61
  11. 邻苯二甲酸酯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生物有效性研究,X53
  12.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13.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hrp基因簇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6.5
  14. 水稻黄单胞菌cl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5.111.4
  15.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筛选及luxR基因功能分析,S436.5
  16. 西瓜噬酸菌致病相关基因hisA及hisC的功能研究,S436.5
  17.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l的功能研究,S436.64
  18. 双组分系统基因MoSLN1和MoSKN7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与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S435.111.41
  19.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受DSF调控的鞭毛基因和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S435.111.4
  20. CO2浓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S512.1
  21. 棉铃对位叶氮浓度影响纤维比强度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S56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传染病 > 支原体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