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带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作 者: 袁双喜
导 师: 施养杭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框支剪力墙 高位转换层 等效侧向刚度比 层间位移角比 地震反应 双控理念 目标参数 Pushover
分类号: TU973.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随着转换层设置位置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地震反应;同时转换层上、下部刚度比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此外,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支剪力墙结构将进入弹塑性阶段,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与线性反应也有很大不同。本文首先阐述高位转换层的结构特征、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同时回顾与总结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然后采用SATWE对不同高位转换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研究转换层设置位置对框支剪力墙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并改变转换层上、下部刚度比进行计算,总结刚度比的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最后,本文采用能力谱法对一高位转换层结构在大震下抗倒塌能力进行验算,结果表明,按现有的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配筋,并加强构造处理,高位转换结构在大震下为不会倒塌的。对算例结果的分析表明,随着转换层位置的提高,对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曲线有明显影响,而控制转换层上、下等效刚度比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突变。而后,针对高位转换层对结构的不利影响,通过分析、对比和研究,以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层间位移角比为目标,提出对结构实施“双控”的概念,克服当前采用单一目标的不足。同时,结合工程应用特点,给出了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供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与应用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2
第一章 绪论  12-27
  1.1 引言  12
  1.2 转换层结构概述  12-18
    1.2.1 结构转换层的功能和分类  12-13
    1.2.2 转换层的基本形式及研究现状  13-18
    1.2.3 转换层结构存在的问题  18
  1.3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和研究概况  18-22
    1.3.1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的演变  18-20
    1.3.2 非线性静力分析(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20-21
    1.3.3 线性动力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分析  21-22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22-23
  1.5 本章小结  23-24
  参考文献  24-27
第二章 基于转换层设置位置的高位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27-51
  2.1 前言  27
  2.2 计算模型  27-28
  2.3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28-33
    2.3.1 SATWE 程序简介  28-30
    2.3.2 模型等效侧向刚度比  30
    2.3.3 自振周期  30
    2.3.4 结构振型  30-33
  2.4 水平地震作用反应谱法  33-42
    2.4.1 反应谱法层侧移、层间位移角分析  33-37
    2.4.2 反应谱法楼层地震剪力分配和传力途径分析  37-42
  2.5 水平地震作用的时程法  42-48
    2.5.1 时程法层侧移、层间位移角分析  43-46
    2.5.2 时程法楼层地震剪力及弯矩分析  46-48
  2.6 本章小结  48-50
  参考文献  50-51
第三章 基于等效侧向刚度比的高位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51-73
  3.1 前言  51
  3.2 转换层结构计算相关规定  51-54
  3.3 计算模型  54-58
    3.3.1 自振周期  55-56
    3.3.2 结构振型  56-58
  3.4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分析  58-68
    3.4.1 反应谱法层侧移、层间位移角  59-62
    3.4.2 时程法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分析  62-65
    3.4.3 楼层地震剪力分配和传力途径分析  65-68
  3.5 关于高位转换层侧向刚度控制参数的讨论  68-70
  3.6 本章小结  70-72
  参考文献  72-73
第四章 高位转换层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73-95
  4.1 引言  73-74
  4.2 Pushover 分析的基本原理  74-80
    4.2.1 Pushover 分析的基本假定  74
    4.2.2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74-77
    4.2.3 Pushover 分析的侧向加载模式  77-80
  4.3 常见 Pushover 分析方法  80-89
    4.3.1 能力谱方法  80-83
    4.3.2 等效位移系数法  83-86
    4.3.3 N2 方法  86-89
  4.4 静力弹塑性分析算例  89-93
    4.4.1 本文Pushover 计算程序简介  89-90
    4.4.2 分析的具体实施步骤  90-92
    4.4.3 Pushover 计算结果及分析  92-93
  4.5 本章小结  93-94
  参考文献  94-95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95-97
  5.1 结论  95-96
  5.2 展望  96-97
致谢  97-98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98

相似论文

  1. 基于分灾模式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研究,TU352.11
  2. 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TU991.33
  3. 竖向荷载作用下带落地墙的转换梁受力性能研究,TU973.2
  4. 城市立交连续箱梁桥地震响应分析,U442.55
  5. 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TU352.12
  6.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模拟分析,TU398.9
  7. 基于Pushover分析的隅撑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TU391
  8. 框架结构轻钢加层的地震反应控制分析,TU352.1
  9. 双向张弦桁架的力学性能分析,TU399
  10. 高烈度地区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应用研究,TU973.13
  11. 深梁及框支剪力墙的弹性分析,TU375.1
  12. 基于Pushover分析的桥梁结构抗震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U442.55
  13. 应用SMA拉索的高层钢结构振动控制研究,TB123
  14. 基于实际震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TU352.11
  15. 悬吊质量结构的动力分析,TU311.3
  16. 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基于三维APA和IDA的抗震性能评定,TU311.3
  17.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体系非线性抗震性能研究,TU375.4
  18. 摩擦耗能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TU391
  19. 一种地震动区划方法及其在震后烈度快速评估中的应用,P315
  20. 深水采油管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TE973
  21. 偏心支撑钢框架基于屈服点谱的性态抗震设计方法,TU39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高层建筑 > 高层建筑结构 > 结构类型与体系 > 框架、剪力墙体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