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种地震动区划方法及其在震后烈度快速评估中的应用

作 者: 李燕杰
导 师: 丁海平
学 校: 苏州科技学院
专 业: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关键词: 地震小区划 场地分类 土层地震反应 震后快速评估
分类号: P3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福州盆地为例,提出了一种城市地震动区划的新思路,并可推广应用于震后烈度快速评估。即从地下结构模型入手,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地形地貌、覆盖土层厚度、土质等)的影响,研究不同强度地震动输入下土层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并作为计算地表地震动场的基础,从而可以得到不同强度地震动下的地震动场的分布;当发生地震后,可快速计算并绘出整个城市的加速度等震线和烈度分布,为快速判断地震灾情作参考。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根据已有的福州及周边地区的地质资料、地形资料、钻孔资料、各地层波速资料以及其它调查资料,利用专业软件Surfer和ArcGis建立了福州盆地三维不均匀地层结构的模型。此外,还通过统计得到了该地区7类土质的密度、土动力参数,以及深度—波速( h? v)关系回归公式。2.根据土层厚度和场地类别进行场地分区,并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在每一场地分区内,选取若干个典型钻孔,进行一维土层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得到了不同强度地震输入下地表的放大效应。3.利用代表性钻孔的计算结果,与均布网格点的地下信息进行对照,得到福州盆地三个超越概率(63%,10%和2%)下的地震烈度分布图,以及三个超越概率下的地震设计反应谱。4.建立了福州盆地地震效应快速评估系统。当福州周围发生地震时,若有强震记录,可直接得到加速度峰值;若无强震记录,可根据震中位置和震级大小,由衰减关系得到加速度峰值。再根据区域内所有离散点(网格点)的信息和地表的放大系数,就可获得整个区域的地表地震反应结果,进而得到整个区域的地震动分布的快速预估。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21
  1.1 地震小区划场地条件  10-11
    1.1.1 地震小区划简介  10-11
    1.1.2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  11
  1.2 现行地震小区划场地划分方法简介  11-14
    1.2.1 地质单元分区法  12
    1.2.2 成因土质分区法  12-13
    1.2.3 平均剪切模量分区法  13
    1.2.4 场地指数法  13-14
    1.2.5 特征周期分区法  14
    1.2.6 FEMA 的分区法  14
  1.3 本文的场地分类方法  14-15
  1.4 不同峰值下土层反应放大倍数及其意义  15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5-21
    1.5.1 本文用到的计算模型简介  15-19
    1.5.2 本文内容的结构  19-20
    1.5.3 本文的篇章组成  20-21
第二章 基于建筑场地类别和土层厚度的地震小区划  21-38
  2.1 概述  21-22
  2.2 福州盆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22-25
    2.2.1 福州盆地的钻孔资料和建筑场地分类图  22-23
    2.2.2 福州盆地的三维地下结构图和土层厚度分布图  23-24
    2.2.3 网格点数据库的建立  24-25
  2.3 典型钻孔的选取  25
  2.4 各类介质参数回归统计  25-31
    2.4.1 各类介质的密度  25-26
    2.4.2 各类介质的土体动力参数  26-27
    2.4.3 各类介质的深度-剪切波速 (h-v)曲线回归统计  27-30
    2.4.4 10 个钻孔的土层参数计算资料的整理  30-31
  2.5 合成输入基岩地震波  31-32
  2.6 地表峰值的计算结果及烈度图的绘制  32-34
    2.6.1 地表加速度时程峰值计算结果  32
    2.6.2 3 个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图的绘制  32-34
  2.7 设计反应谱参数的确定  34-36
    2.7.1 地震反应地表速度峰值  35
    2.7.2 求出设计反应谱参数  35-36
  2.8 本章小结  36-38
第三章 不同峰值地震波输入的土层地表放大倍数  38-54
  3.1 概述  38-39
  3.2 钻孔资料  39
  3.3 输入地震波  39-41
  3.4 峰值放大结果  41-42
  3.5 反应谱放大结果  42-53
    3.5.1 基岩地表反应谱  42
    3.5.2 反应谱放大倍数  42-53
  3.6 本章小结  53-54
第四章 福州盆地震后烈度快速评估系统  54-67
  4.1 概述  54
  4.2 福州盆地快速评估系统的文件组成  54-56
    4.2.1 地形底图  55
    4.2.2 地名文件  55
    4.2.3 福州盆地三维地下结构数据库  55-56
    4.2.4 临时点图层  56
    4.2.5 烈度分布图层文件  56
  4.3 福州盆地地震快速评估程序的原理和结构  56-58
  4.4 福州盆地地震快速评估程序介绍  58-62
    4.4.1 地表峰值计算子程序  58-59
    4.4.2 峰值平滑子程序  59-60
    4.4.3 福州地区地震衰减关系  60-61
    4.4.4 读入离散点子程序  61
    4.4.5 克里金内插子程序和分类渲染子程序  61-62
  4.5 界面开发步骤和灾情评估系统的应用  62-65
    4.5.1 开发步骤  62-64
    4.5.2 烈度图绘制系统的应用  64-65
  4.6 本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65-66
  4.7 本章小结  66-67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67-69
  5.1 本文所做工作的总结  67-68
  5.2 改进和展望  68-69
参考文献  69-72
致谢  72-73
作者简介  7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3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3

相似论文

  1. 杭州市场地震害小区划研究,TU984.116
  2. 渭南市地震小区划工程地质分区研究,P642.4
  3. 西安市地震小区划工程地质分区研究,P642.27
  4. 地震小区划方法的综合比较,P315.9
  5. 输入界面对土层地表地震动的影响,P315
  6. 基于GIS的场地分类新方法研究,P315.5
  7. 基于抗倒塌设防目标的设计地震动区划研究,TU312.1
  8. 中美抗震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的比较研究,TU352.11
  9. 场地土层地震反应特征研究,P315.9
  10. 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模式识别在场地分类中的应用,TU435
  11. 基于土层结构的场地分类方法的研究,TU435
  12. 基于遥感技术的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地震震害快速评估,P315
  13. 基于地震动参数的灾害风险分析,P315.9
  14. 三维地形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P315.9
  15. 震害快速评估中信息预测和空间分析研究,P315.9
  16. 鲁能宝清发电厂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P315.9
  17. 上海铁路南站站房抗震研究,TU352.11
  18. 基于地震动小区划的重庆市主城区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TU318
  19.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P315
  20. 遥感震害指数与地面调查震害指数关系的定量研究,P315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