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诊治策略

作 者: 徐以春
导 师: 白靖平
学 校: 新疆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椎体血管瘤 诊治策略 核磁
分类号: R68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自2004年11月至2010年08月间的26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按血管瘤部位及病理类型分为两个治疗组,其中A组(封闭理疗组):共12例患者,均以局部疼痛为主,病变椎体信号均为TIWI中高信号,T2WI高信号,属海绵状椎体血管瘤,给予理疗、封闭对症治疗,定期复查随访;B组(治疗组):共14例患者,2例高位颈椎(颈2、颈3)血管瘤MRI信号为,TIWI中高信号,T2WI高信号,属海绵状椎体血管瘤,手术风险较大,给予放疗治疗;余12例患者病变椎体信号均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属毛细血管状椎体血管瘤,其中10例以局部疼痛为主的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行椎体成形术;2例有神经根刺激症状的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行手术治疗。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定量测定。治疗疗效评价选用治疗后疼痛缓解率,缓解率=(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应用配对T检验判断治疗前后疼痛变化的差异性。结果:A组随访8~32个月,疼痛症状缓解,未见明显影像学改变,治疗前与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封闭理疗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B组随访3~63个月,治疗后患者疼痛或神经根刺激症状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发生,因放疗患者与手术患者治疗后疼痛观察时间点差距较大,我们仅就手术患者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术前与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两例放疗患者随访2年疼痛症状完全缓解。结论:根据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的椎体血管瘤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MRI是诊断椎体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9
前言  9-10
材料与方法  10-14
  1. 临床资料  10
    1.1 研究对象  10
    1.2 一般资料  10
  2. 纳入标准  10
  3. 研究方法  10-13
    3.1 A组(封闭治疗组)  10-11
    3.2 B组(治疗组)  11-13
  4. 随访  13
  5. 观察指标  13
  6. 统计方法  13-14
结果  14-17
讨论  17-25
小结  25-26
致谢  26-27
参考文献  27-31
综述  31-38
  参考文献  34-3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8-39
导师评阅表  39

相似论文

  1. 黄芩有效活性成分与杯芳烃超分子体系包合作用的研究,R284
  2. 核磁共振测井正交检波滤波器算法研究,TN911.23
  3. NMR测井仪传感器分析及其噪声匹配研究,TP212
  4. 基于UPLC-Q/TOF和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乳腺癌步研究中的应用,R737.9
  5. 基于核磁共振的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血清代谢组学分析,R587.1
  6. 新型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凝胶机理的研究,O648.17
  7.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作用研究及应用,R96
  8. 束缚应激致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肝脏代谢组学研究,R363
  9. 一株海洋真菌的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R284
  10. 针刺乳根穴和日月穴的安全性研究,R246
  11. 基于核磁共振方法的磁场测量仪,O482.532
  12. 基于核磁共振方法的磁场测量仪,O482.532
  13. 曼陀罗组织培养及两种方法测定4种植物种子含油量的比较研究,Q949.93
  14. 磁共振技术研究抗性淀粉对速冻馒头品质的影响,R151
  15. 二价锰离子增强MRI示踪活体大鼠脑内及嗅觉神经传导实验研究DTI分析脑部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的改变,R739.4
  16. 瓜环与芳香胺类环境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分析检测性能研究,X132
  17. 苯并吡嗪类香料衍生物的合成及瓜环基催化剂合成生物柴油初探,TE667
  18. 瓜环与有机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超分子作用研究,TQ450.1
  19. 瓜环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R96
  20. MRI征象在四肢良恶性软组织肿块中鉴别诊断价值,R44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骨骼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