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语言多样性的生态语言学角度研究

作 者: 付丽娟
导 师: 张荣建
学 校: 重庆师范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语言多样性 语言认同
分类号: H0-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6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豪根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语言生态”这一隐喻后,即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广泛接受。将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用于语言研究,这一理念被一些学者进一步拓展,形成了“生态语言学”学说和理论。在近三十年内,关于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迅速发展并扩展到研究语言和社会关系的理论及应用的各个领域。本文以生态语言学中所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语言多样性理论为基础,调查了重庆的语言生态系统现状,旨在探讨语言的认同和交际问题。本文尝试将生态语言学应用到对重庆的语言环境的调查分析中去,并运用生态语言学的原理来探在普通话大力推广,英语日渐成为全球热门语言的环境下,重庆地区能够维护语言多样性的原因。本文虽然仅局限于对重庆地区语言变化的分析和研究,但是笔者希望能借此引起社会对语言保护的广泛关注,从而达到各地区维护语言多样性的效果。通过这篇文章,作者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哪些社会社会现象导致了如今重庆地区语言的使用格局?2.语言在人们的认同和交际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希望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能使语言学家或其他专家能够更多地关注语言问题,从而在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语言在保护语言化的多样性、可持续性和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重庆地区语言使用者进行的具体语言使用情况和他们对不同语言态度的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些比较可靠的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后,文章得出了以下结论:在重庆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现代化城市,地区文化浓厚,现在随着人们交流意识的增强,重庆在保护本地区方言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普通话的普及运用;另外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语言地位不断上升,在重庆地区的使用率和地位也得到了提升。语言的这些变化和演变正体现了重庆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所经历的剧烈变迁,经济发展,普通话的全民普及,英语的扩张,都成为重庆形成如今语言格局的关键因素。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5-7
摘要  7-10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0-13
  1.1 Purpose of the Study  11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1
  1.3 Research Questions  11-12
  1.4 The Layout of the Thesis  12-13
Chapter Two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13-24
  2.1 Previous Study  13-15
  2.2 Haugen’s View on Ecolinguistics  15-16
  2.3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16-21
    2.3.1 The Language Diversity  16-17
    2.3.2 Connection between Linguistic,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17-18
    2.3.3 The Protection of “Endangered”and “Weaker”Languages  18-20
    2.3.4 Critical Ecolinguistics  20-21
  2.4 Ecological Study on Language Diversity  21-23
  2.5 Summary  23-24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24-27
  3.1 Objects  24-25
  3.2 Subjects  25
  3.3 Questionnaire  25
  3.4 Interview  25-26
  3.5 Summary  26-27
Chapter Four Research Results  27-42
  4.1 Language Use in Chongqing  27-32
    4.1.1 Age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28
    4.1.2 Social Class and Language Use  28-30
    4.1.3 Context and Language Use  30-31
    4.1.4 Language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31-32
  4.2 Language Attitudes within Chongqing Community  32-39
    4.2.1 Place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33-34
    4.2.2 Preference for Different Languages  34-36
    4.2.3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 Languages  36-37
    4.2.4 Language for Identity  37-39
  4.3 Results from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Use in Chongqing  39-41
  4.4 Summary  41-42
Chapter Five Discussions  42-48
  5.1 Linguistic Nationalism  42-43
  5.2 The Spread of English  43-46
  5.3 The Attitudes towards Chongqing Dialect  46
  5.4 Summary  46-48
Chapter Six Conclusion  48-50
  6.1 Major Findings  48-49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49-50
Bibliography  50-53
Appendix  53-54

相似论文

  1. 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语言多样性探讨,J212
  2. 手机短信对苗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的影响研究,C912.1
  3. “改写理论”视角下《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中译本语言多样性的研究,H315.9
  4. 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民族身份认同和语言的关系,H0-05
  5.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课程的可行性分析,G633.41
  6.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现状与对策研究,H2
  7. 论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J212
  8. 欧洲语言与欧洲身份认同,H004
  9. 漫议中国当代油画语言多样性,J213
  10. 新闻流行语汇的生态化,H15
  11. 语言的认同与交际:苏州地区普通话、英语和方言的生态研究,H310.1
  12. 美国国家认同观念的演变及其对美国语言的影响,H0-05
  13.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H0-05
  14. 美国语言政策研究,H002
  15. 语言权利研究,H0
  16. “意思—文本”模式的词库理论与词库建设,H0-06
  17. 选择与适应,H0-06
  18. 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研究:回眸与反思,H0-06
  19.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研究,H0-06
  20. 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说”新闻“传”务求通的思考,H0-0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言理论与方法论 > 语言学派、学说及其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