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物污染防治的文化对策研究

作 者: 杨成
导 师: 杨庭硕
学 校: 吉首大学
专 业: 民族学
关键词: 生物污染 生态位 文化制衡 文化对策
分类号: X5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物污染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产生,但对生物污染的认识和研究,却迟至20世纪80年代才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生物污染的成因和防治对策的研究,时至今日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各民族文化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冲突的加剧,由于外来物种生长与繁殖失控,而造成的生物污染,正在成为新的威胁。令人担忧的是,时至今日,世人对生物污染的认识,尚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大多数人的研究都仅仅关注污染物种本身的污染性,以及被污染地区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上,但对于生物污染的非生物性,或非生态因素,却疏于探究。其中特别是对生物污染的文化成因,几近于置若罔闻。我们认为,生物污染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又取决于多元民族文化的并存,如果仅仅研究其自然属性,忽视其社会属性,特别是忽略并存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则必然会导致对生物污染认识上的偏颇和防治上的失策。因此,为了正确认识生物污染的实质,本文试图从文化制衡观出发,对生物污染的非生物性因素展开探讨,以便深化对生物污染的认识,进而探索出高效控制生物污染的文化对策来。为了扩大资料的来源,本文选取了五个田野观察点,对生物污染现状展开资料搜集,并力求汇总前人所利用过的相关资料,试图证明民族文化对生物污染的酿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生物污染是从不同文化价值观分别作出判断的表达形式,污染仅适用于人类社会,对于生物本身而言,并不存在污染与不污染的问题。生物污染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产物,其防治对策须由人类的文化去实施控制。多元民族文化的并存和延续成为外来物种跨越时空进入异地而造成生物污染的“跳板”,并进而成为外来物种着生的“摇篮”。外来物种在异地存活后,是否会酿成灾变,还与相关民族文化有关联,同一种污染生物哪怕在相似的生态系统中,对当地不同的民族而言,其是灾与不是灾,会表现得大不一样。就这一意义而言,民族文化一直扮演着判断依据的角色。基于上述理解,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如下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一、阐述了生物污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二、归纳和分析了各田野调查点的生物污染现状。三、剖析了生物污染的文化成因。四、从文化的角度,总结了几种防治生物污染的文化对策。生物污染已成为危及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重大障碍,如何化解生物污染引发的灾变,已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面对并作出回答的紧迫问题。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探讨生物污染的本质属性,分析和探寻其非生物性的成因,探索和归纳其文化防治对策。务使人们对生物污染现象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并为环境保护、出入境检疫、海关、边防、植物保护或森林保护等生物污染防控第一线的广大实际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一章 导言  10-27
  第一节 基本问题  10-17
  第二节 前人研究述评  17-23
  第三节 研究方法、价值及其理论假设  23-27
第二章 生物污染的相关概念辨析  27-42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含义的流变  27-32
  第二节 生物污染的自然属性  32-36
  第三节 生物污染的社会属性  36-42
第三章 观察点概述及生物污染现状  42-57
  第一节 各观察点的自然生态类型  42-47
  第二节 各观察点的历史与民族概况  47-52
  第三节 各观察点的生物污染现状  52-57
第四章 生物污染的文化成因  57-80
  第一节 文化为污染物种提供了跨越时空阻隔的“跳板”  57-62
  第二节 文化为污染物种安排了着生的“摇篮”  62-69
  第三节 文化为污染物种充当了成长的“保姆”  69-75
  第四节 文化是遭受生物污染受损程度的评估依据  75-80
第五章 防治生物污染的文化对策  80-97
  第一节 理论依据及对策思路  80-82
  第二节 树立本民族文化的自尊与自信  82-85
  第三节 发掘地方性生态知识防范外来物种失控  85-88
  第四节 调整科研取向深化对生物污染的认识  88-92
  第五节 诱导民族文化重构改变资源利用方式  92-97
结束语  97-99
  一、世界性难题——生物污染  97
  二、防治生物污染的一种思路及对策  97
  三、未来与发展  97-99
致谢  99-101
参考文献  101-104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4-105
附录A 观察点位置图(一)  105-106
附录A 观察点位置图(二)  106-107
附录B 世界 100 种恶性外来入侵生物  107-108
附录C 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  108-119
附录D 防止外来入侵种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指南  119-133

相似论文

  1.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2. 冰鲜鸡肉腐败微生物分析及其减菌剂的研究,TS251.1
  3. 太原市草坪杂草群落生态与科学管理研究,S451
  4. 中国英语媒体话语中的文化制衡,H315
  5. Y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6. 中学汉字教学研究,G633.3
  7. 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Q948
  8. 震后重建期高微生物污染原水的分布氯消毒处理技术研究,TU991.25
  9.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班组文化建设研究,F542.6
  10. 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的研究,G641
  11. 生鲜鸡肉产品微生物污染分析及其保鲜技术研究,TS251.1
  12. 桶装饮用水二次生物污染及生物被膜研究,R155.5
  13. 光催化技术在室内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应用研究,X50
  14. 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研究,G641
  15.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711
  16. 当前大学校园服饰文化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G641
  17. 大肠杆菌气溶胶和新甲型H1N1病毒气溶胶发生和传播的鉴定,S851.24
  18. 香港后新浪潮电影研究,J905
  19. 皖南丘陵茶区昆虫种群结构及害虫生态控制的研究,S435.711
  20. 黄瓜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动态、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生态位研究,S436.421
  21. 通风空调系统污染调查及其微生物特性实测研究,X83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一般性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