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60Gbit/s光时分复用传输技术相关研究
作 者: 段亚飞
导 师: 李唐军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光通信与移动通信
关键词: 时分复用 偏振模色散 非线性 色散管理
分类号: TN929.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特别是160Gbit/s超高速系统在传输容量和距离得到增加的同时,面临着光信噪比的降低、偏振模色散、非线性和色散的综合效应等日益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影响系统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本论文主要结合导师李唐军教授主持的国家863项目“160Gbit/s一泵多纤光传输技术的研究”(2007AA01Z258)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全光放大器的应用使损耗不再成为限制光通信传输的主要因素,但面对超高速长距离传输,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考虑损耗,特别是偏振效应引起的偏振依赖损耗。本文分析了系统光纤链路损耗、器件损耗和偏振依赖损耗,并提出了EDFA的位置优化管理和系统的损耗抑制方案。在160Gbit/s光时分复用传输系统中,研究PMD理论、PMD监测、PMD补偿等问题;对偏振扰偏器、PMD补偿器、时延线等器件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光纤PMD、器件PMD和偏振扰偏相关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为PMD补偿提供相关基础研究。研究抑制PMD的方法,力求实现高速、简单、实用的PMD补偿技术。在系统中加入PMD仿真器,探讨动态PMD补偿方案。通过Optisystem仿真,分析非线性对高速传输系统的影响。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非线性与传输光纤类型、码型、入纤功率、传输速率、色散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色散管理技术可以利用优化的色散分布来避免色散影响,同时抑制非线性,从而有效提高系统性能,是提高长距离光通信质量的有效途径。研究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中的色散管理技术,提出可行的色散管理方案,实现高速光时分复用系统100公里色散、色散斜率补偿。系统采取的色散补偿方案是“90km普通单模光纤+10km色散补偿光纤”,很好地实现了系统色散和色散斜率补偿。从补偿的效果来看,实现了无误码传输。
|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11 1 概论 11-18 1.1 引言 11 1.2 光时分复用(OTDM)技术 11-14 1.2.1 OTDM技术原理 12 1.2.2 OTDM系统特点 12-13 1.2.3 OTDM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4 1.3 160Gbit/s OTDM可行性传输 14-17 1.3.1 光发射部分 14-15 1.3.2 光传输部分 15-16 1.3.3 光接收部分 16-17 1.4 本论文的组成和主要工作 17-18 2 160Gbit/s OTDM损耗研究 18-27 2.1 损耗的基本理论 18-22 2.1.1 光纤损耗数学模型 18-19 2.1.2 光纤损耗和器件损耗 19-20 2.1.3 偏振相关损耗(PDL) 20-22 2.2 抑制系统损耗分析 22-26 2.2.1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22-24 2.2.2 系统损耗解决方案 24-26 2.3 结论分析 26-27 3 160Gbit/s OTDM偏振模色散研究 27-47 3.1 偏振模色散理论研究 27-32 3.1.1 高速OTDM系统中研究PMD的重要性 27-28 3.1.2 PMD的引出 28-30 3.1.3 PMD测量原理与方法 30-32 3.2 OTDM系统中PMD补偿技术 32-35 3.2.1 PMD补偿原理 32-33 3.2.2 PMD补偿技术介绍 33-35 3.3 系统PMD实验相关研究 35-40 3.3.1 光纤PMD实验研究 35-37 3.3.2 器件PMD实验研究 37-39 3.3.3 振扰偏实验研究 39-40 3.4 自适应动态补偿研究 40-46 3.4.1 DOP在线监测 41-42 3.4.2 PMD补偿单元 42 3.4.3 自适应动态补偿方案 42-46 3.5 结论分析 46-47 4 160Gbit/s OTDM色散管理研究 47-68 4.1 色散管理的重要性 47-48 4.2 非线性的相关影响 48-57 4.2.1 光信号的非线性传播方程 48-49 4.2.2 自相位调制(SPM) 49-52 4.2.3 交叉相位调制(XPM) 52-54 4.2.4 四波混频(FWM) 54-57 4.3 色散的影响 57-62 4.3.1 色散对系统影响的体现 57-58 4.3.2 色度色散理论 58-60 4.3.3 色散补偿方案研究 60-62 4.4 系统的色散管理方案 62-67 4.4.1 系统色散管理方案设计 63 4.4.2 160Gbit/s系统DCF补偿 63-66 4.4.3 色散管理技术中RZ码型研究 66-67 4.5 结论分析 67-68 5 结束语 68-70 参考文献 70-74 作者简历 74-76 学位论文数据集 76
|
相似论文
- 调频式电容位移传感器高速测频与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TH822
- 基于陀螺和星敏感器的卫星姿态确定研究,V448.2
-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TU323.5
- 基于FPGA的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器设计,TN722.75
- 红外成像目标模拟电阻阵电控系统研制,TJ765.4
- 非线性变结构导引规律的研究,TJ765
- 基于无源性的控制及其在磁悬浮系统中的应用,TP13
- 陀螺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TJ765
- 两类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行波解,O175.29
- 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TN713.8
- 近壁面环境下UUV回收过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TP273
- 基于流形学习的数据降维技术研究,TP311.13
- 一类孤子方程的可积离散化,O175.2
- 混凝土率型内时损伤本构模型,TU528
- 非线性微分—差分方程的可积耦合系统及其精确解的若干研究,O175.7
- Copula-EGARCH-核密度模型研究及应用,O211.3
- 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跟踪控制,O231
- 基于甘油跨膜运输混杂动力系统的鲁棒性与辨识,TQ223.162
- 基于网络平台下美术信息的非线性特征,J205
- 配合物二碘三烯丙基硫脲合镉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无线通信 > 光波通信、激光通信 > 光纤通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