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

作 者: 伍燕萍
导 师: 苗振江
学 校: 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 人机交互工程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相机定标 侧影轮廓线 包围盒 可见外壳 网格平滑 网格简化 纹理映射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77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维重建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实际生活当中,3D模型的重建广泛应用于对象识别,工业自动设计,视频游戏,动画制作,数字文物档案建立,建筑物原貌恢复等方面,同时要求重构有较高的效率以实现实时计算。本文采用从各个视角拍摄的真实物体的多幅图像来重建模型。主要从相机定标,模型生成,模型优化以及纹理映射几个方面对物体的重建进行了研究,最终根据图像序列重建出物体的原模型。重建的结果以及可扩展性都比较好。1.相机定标采用了有定标物体的定标方法,定标参照物形状尺寸已知。利用一系列数学变换和计算方法,求取出摄像机模型的内外参数,研究中采用了KlausStrobl等人开发的定标工具进行定标。2.研究中采用了基于侧影轮廓线的重建方法。首先获取各幅图片中物体的轮廓,根据每幅图像的轮廓计算出物体的包围盒,对包围盒进行相交测试,运用Marching Cubes算法提取等值面,生成物体的可见外壳,完成了初步的建模。3.初步模型存在很多噪声,表现方式也比较粗糙,因此对模型进行了平滑和简化操作。在网格平滑部分,采用了基于拉普拉斯算子的平滑算法。网格简化则采用了基于误差最小化的边删除算法,效果较好。4.在纹理映射方面,采用了改进的模型平面参数化,得到模型与二维纹理的对应关系,从图片中获取模型对应的颜色信息,生成与模型对应的纹理图片。通过OpenGL对模型进行纹理映射,最终完成了物体的重建。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基于图像的三维实体重建技术,真实感较强,设备简单,成本较低。重建过程中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最后介绍了重建结果在实验室相关平台中的应用,展示了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的可扩展应用性。

全文目录


致谢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8
序  8-9
目录  9-11
1 引言  11-19
  1.1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简介  11-13
  1.2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及研究现状  13-16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4-1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5-16
  1.3 主要研究内容  16-17
  1.4 论文结构安排  17-19
2 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  19-33
  2.1 基于图像三维重建过程简介  19
  2.2 常见的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算法  19-27
    2.2.1 基于平面的重建  20-22
    2.2.2 基于深度图像序列的重建  22
    2.2.3 基于立体视觉的重建  22-25
    2.2.4 基于侧影轮廓线的体建模  25-27
  2.3 各种基于图像建模方法的比较  27
  2.4 网格优化和纹理映射相关知识  27-30
    2.4.1 网格优化  28-29
    2.4.2 纹理映射  29-30
  2.5 本文三维重建基本流程  30-31
  2.6 本章小结  31-33
3 相机定标和轮廓获取  33-47
  3.1 摄像机定标  33-44
    3.1.1 相机定标方法  33-35
    3.1.2 图像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  35-38
    3.1.3 相机模型  38-40
    3.1.4 基于定标板的标定  40-44
  3.2 提取轮廓线  44-46
    3.2.1 B样条曲线拟合理论  45-46
  3.3 本章小结  46-47
4 可见外壳的创建和模型优化  47-61
  4.1 可见外壳的构建  48-55
    4.1.1 提取包围线  49
    4.1.2 创建包围盒  49-51
    4.1.3 创建可见外壳  51-55
  4.2 模型优化  55-60
    4.2.1 网格平滑  56-57
    4.2.2 网格简化  57-60
  4.3 本章小结  60-61
5 纹理映射  61-75
  5.1 纹理展开  62-67
    5.1.1 三维模型参数化简介  62-65
    5.1.2 模型展开具体过程  65-67
  5.2 最终纹理合成  67-71
    5.2.1 面片可见性判断  68-69
    5.2.2 模型点纹理的合成  69-71
  5.3 纹理绘制结果  71-72
  5.4 本章小结  72-75
6 三维重建结果和应用  75-83
  6.1 重建结果  75-77
  6.2 三维重建在可视媒体构建平台中的应用  77-80
  6.3 三维重建在寓教于乐系统中的应用  80-82
  6.4 本章小结  82-83
7 总结与展望  83-87
  7.1 工作总结  83-84
  7.2 工作展望  84-87
参考文献  87-93
作者简历  93-97
学位论文数据集  97

相似论文

  1. 医学超声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研究,TP391.41
  2. 三维头部数值模型的建立及DBS电场的分析研究,R742.5
  3. 口角蜗轴的三维立体结构研究,R782.2
  4. 豚鼠耳蜗三维重建与基底膜模态数值模拟的研究,R764
  5. 基于粒子系统的火焰和烟花实时模拟技术研究,TP391.9
  6. 豚鼠内耳前庭结构三维重建与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研究,R764
  7. 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算法研究,TP391.41
  8. 基于深度融合和曲面演变的多视点三维重建及其应用,TP391.41
  9. 基于面结构光的物体表面三维重建方法研究与实现,TP391.41
  10.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水下三维重建,TP391.41
  11. 冠状动脉递推建模及其应用,R312
  12. 基于光度立体视觉的表面精细特征三维重建技术研究,TP391.41
  13. 基于VTK的混凝土CT图像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实现,TP391.41
  14. 基于航空立体多影像的城市建筑物识别技术研究,TP391.41
  15. 交互式局部约束织物纹理映射技术的研究与实现,TP391.41
  16. 立体视觉三维重建相关技术研究与实现,TP391.41
  17. 空间增强现实中实时建模相关技术的研究,TP391.41
  18. 基于全向图与遥感图的建筑物三维重建关键技术研究,TP391.41
  19. 基于图像的三维人体建模技术研究,TP391.41
  20. 膈肌和膈疝的CT MPR研究,R816.4
  21. 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狭颅症诊断及手术中的应用,R726.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