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施肥对毛竹林形态结构及光合能力的影响
作 者: 金晓春
导 师: 金爱武
学 校: 浙江林学院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毛竹 施肥 冠层 光合作用 秆形 林地生产力
分类号: S79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分布面积最大、范围最广,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竹种。本文以不同时期施肥处理下的毛竹林为对象,根据毛竹生长节律,对毛竹叶片的大小、重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动态测定,同时测定了毛竹的秆形结构和生物量,研究施肥对毛竹叶片特征及分布、竹叶光合特性、毛竹秆形结构及林地生产力的影响,探讨了竹林施肥增产的内部规律及机制,为毛竹林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毛竹成熟叶片的单叶面积为818—853 mm2、千叶重在100—110 g·千叶-1之间,施肥对叶片单叶面积、千叶重及叶片分布没有显著影响;施肥促进了叶芽的分化,显著增加了单株及林分的叶总重和总面积,其中,5月施肥处理(处理1)叶重达4.620kg·株-1,比8月施肥处理(处理2)提高了14.8%,比不施肥处理(CK)提高27.6%;施肥显著提高了竹林叶面积指数(LAl),7月LAI进入稳定期,处理1为7.67,比处理2增加了14.5%,比CK增加了23.9%,叶面积指数增长主要来源于叶片数量的增加;毛竹叶片重量在林冠的分布呈Peal—Reed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14—17盘枝条是冠层叶重最大处,施肥增加了各枝盘叶片的重量,各盘叶重为处理1>处理2>CK,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2.研究毛竹秆形结构,结果显示,胸径(经协方差分析校正)10.97 cm的竹秆,秆高在12.45—12.88 m之间(直径2.5 cm以上竹梢部分不计算),重量在28.00—30.09kg之间;毛竹材重和壁厚随高度的分布规律分别呈对数曲线模型和MorganMercerFlorin模型,受施肥影响不显著:施肥对秆高、削尖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竹杆的重量、枝下高以及枝下节数。3.处理1在生长期(5月—12月)的SPAD平均值为38.5,分别比处理2、CK提高6.7%、15.9%。4.毛竹叶片夏秋季最大光合速率(Pmax)在9.05—12.97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LSP)在1320—1470μmol·m-2·s-1之间;夏季的Pmax、LSP显著高于秋季,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月份的光补偿点(LCP)都呈现处理1<处理2<CK,且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处理1样地夏季的平均日水分利用效率(WUE)为2.01 mmol·mol-1,分别比处理2、CK提高了11.91%、22.7%;秋季平均日WUE为5.42 mmol·mol-1,分别比处理2、CK提高了7.1%、21.9%。小年生长期的光合季节变化成双峰曲线,处理1平均光合速率为7.35μmol·m-2·s-1,比处理2、CK分别提高了8.4%、24.2%。5.毛竹林施肥有效提高了养分的利用率和林地生产力,展叶期施肥处理效果优于8月施肥处理。2009年处理1样地的新竹留养量为70.0株·600m-2,分别比处理2、CK增加19.2%、44.2%;处理1新竹平均胸径为11.15 cm,分别比处理2、CK增加2.37%、4.59%。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1 1 引言 11-20 1.1 毛竹林施肥研究 11-13 1.2 林冠结构、辐射传输与冠层光合作用研究 13-15 1.2.1 冠层形态 13 1.2.2 林冠光能辐射传输 13-14 1.2.3 冠层光合作用 14 1.2.4 冠层光合作用的模型模拟 14-15 1.3 林木光合作用研究 15-19 1.3.1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 16 1.3.2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 16-19 1.3.2.1 光照 17 1.3.2.2 温度 17 1.3.2.3 水分 17-18 1.3.2.4 养分供应 18-19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9-20 2 材料与方法 20-24 2.1 试验地概况 20 2.2 样地设置 20-21 2.3 试验方法 21-24 2.3.1 毛竹冠层叶片特征及分布 21 2.3.1.1 样株选择 21 2.3.1.2 千叶重 21 2.3.1.3 相对叶绿素含量 21 2.3.1.4 单叶面积 21 2.3.1.5 叶面积指数 21 2.3.1.6 叶片在各冠层的分布 21 2.3.2 毛竹光合能力的测定 21-22 2.3.2.1 样株选择 21-22 2.3.2.2 光合速率的测定 22 2.3.2.3 光响应的测定 22 2.3.2.4 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2 2.3.3 毛竹秆形结构的测定 22-23 2.3.3.1 样株选择 22 2.3.3.2 秆高与枝下高测定 22-23 2.3.3.3 节间长测定 23 2.3.3.4 秆重、壁厚的测定 23 2.3.4 竹林生物量调查 23 2.3.5 数据分析 23-24 3 结果与分析 24-43 3.1 施肥对毛竹冠层叶片特征及分布的影响 24-27 3.1.1 单叶面积及千叶重 24-25 3.1.2 竹冠叶片分布 25-26 3.1.3 不同施肥处理毛竹SPAD值比较 26-27 3.1.4 叶面积指数(LAI) 27 3.2 施肥对毛竹秆形的影响 27-32 3.2.1 毛竹高度和竹节数量 27-28 3.2.2 竹节节间长度 28-29 3.2.3 竹秆重量分布 29-30 3.2.4 毛竹壁厚度 30 3.2.5 施肥对毛竹削尖度的影响 30-32 3.3 施肥对毛竹光合特性的影响 32-40 3.3.1 不同施肥处理毛竹光响应比较 32-34 3.3.1.1 不同时期的光响应变化及曲线拟合 32-33 3.3.1.2 光响应曲线参数及方差分析 33-34 3.3.2 环境因子及光合参数的日变化 34-39 3.3.2.1 环境因子的日变化 34-35 3.3.2.2 施肥对毛竹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的影响 35-36 3.3.2.3 施肥对毛竹蒸腾速率(Tr)日变化的影响 36-37 3.3.2.4 施肥对毛竹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的影响 37-39 3.3.3 施肥对毛竹光合速率季节变化的影响 39-40 3.4 施肥对林地生产力的影响 40-43 3.4.1 施肥对立竹密度的影响 40 3.4.2 不同施肥处理对新竹数量的影响 40-41 3.4.3 不同施肥处理对新竹胸径的影响 41-43 4 结论与展望 43-47 4.1 结论 43-46 4.1.1 施肥对毛竹冠层叶片特征及分布的影响 43 4.1.2 施肥对毛竹秆形的影响 43-44 4.1.3 施肥对毛竹光合特性的影响 44-46 4.1.3.1 光响应 44 4.1.3.2 光合日变化及季节变化 44-45 4.1.3.3 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 45-46 4.1.4 施肥对林地生产力的影响 46 4.1.5 小结 46 4.2 展望 46-47 参考文献 47-53 附录 53-56 作者简介 56-57 致谢 57
|
相似论文
- 基于步进电机的自动变量施肥系统研究,S224.2
-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 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S511.42
-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S154.3
- 秸秆还田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S223.25
- 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夏玉米氮素营养与生长监测研究,S513
- 豫中浓香型烤烟叶片性状与水肥调控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S572
-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双季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研究,S511
- 铜、锌不同施用方式和AM真菌与施磷量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S567.53
- 水稻冠层辐射传输特征和光能利用研究,S511
- 江苏省水稻、小麦施肥现状的分析与评价,S511
- 5-氨基乙酰丙酸调节梨树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S661.2
- 果实膨大期施氮对‘丰水’梨叶片生理特性、成花及果实品质的影响,S661.2
- 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苗期耐阴性研究,S682.11
- 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裂茎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S436.35
- 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S641.2
-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CO2同化代谢的影响,S642.2
- 肥料减量施用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S641.2
- 不同光照强度和施肥水平对降香黄檀容器苗质量的影响,S792.28
- 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S14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竹 > 刚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