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AutoCAD二次开发与优化设计

作 者: 任健
导 师: 李维仲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制冷及低温工程
关键词: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AutoCAD二次开发 优化设计 Object ARX
分类号: TB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溴化锂溶液为工质,以各种热能为动力的制冷设备,在为保护臭氧层而限制生产CFCs制冷工质和电力供应日趋紧张的今天,耗电少、不含CFCs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研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设计计算过程中,由于溴化锂溶液的物理性质需要查阅大量的图表,同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经验公式,计算繁琐,工作量大。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开发制冷机各设备,能达到节能降耗、减少设备投资、提高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的目的,能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对制冷机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合理确定各种参数,从而使其在一定的技术和物质条件下,取得一个技术经济指标为最佳的设计方案。近年来,由于优化设计方法在一般机械设计过程中不断取得应用成功的经验,因而,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中也引入了优化设计方法及其软件。本文介绍了用ObjectARX2002和VC++6.0对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和优化设计的实用技术。针对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双筒结构作了算例说明,绘制出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上筒、下筒和溶液热交换器图。并且利用复合形法求解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利用所开发的优化设计软件对一个实际工程算例进行了优化设计,针对不同的目标函数得到了优化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这些表明所提出的开发和优化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2
  1.1 前言  8
  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历程  8-9
  1.3 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9-11
  1.4 本文所做工作  11-12
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基本知识  12-18
  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原理  12-17
    2.1.1 溴化锂溶液的性质  12-14
    2.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与制冷循环  14-17
  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型式与结构  17-18
3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热力计算原理和结构设计  18-50
  3.1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热力计算原理  18-31
    3.1.1 热力计算  18-24
    3.1.2 传热计算  24-31
  3.2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总体结构设计  31-32
  3.3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上筒结构设计  32-37
    3.3.1 发生器结构  32
    3.3.2 冷凝器结构  32-33
    3.3.3 换热管  33-34
    3.3.4 管程数和壳程形式  34-35
    3.3.5 壳程折流板  35
    3.3.6 壳体内径的计算  35
    3.3.7 管板尺寸和壳体厚度的确定  35-36
    3.3.8 换热器传热管数计算  36
    3.3.9 换热器流速计算  36-37
  3.4 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下筒结构设计  37
    3.4.1 蒸发器结构设计  37
    3.4.2 吸收器结构设计  37
  3.5 溶液热交换器设计  37-50
    3.5.1 热计算基本方程式  37-38
    3.5.2 平均温差  38-39
    3.5.3 温差修正系数  39
    3.5.4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计算  39-42
    3.5.5 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计算  42-45
    3.5.6 壁温计算  45-46
    3.5.7 管壳式换热器的流动阻力计算  46-50
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优化设计  50-62
  4.1 复合形法简介  50
  4.2 目标函数  50-51
  4.3 设计变量  51-52
  4.4 约束条件  52
  4.5 程序流程图  52-53
  4.6 优化与非优化结果比较  53-62
    4.6.1 计算实例  53-61
    4.6.2 优化分析  61-62
5 四温位吸收式泵热循环的热力学优化  62-66
  5.1 有限时间热力学的产生和发展  62
  5.2 数值算例分析  62-66
6 二次开发  66-74
  6.1 程序总体设计  66-67
    6.1.1 设计程序原理框图  66-67
    6.1.2 设计程序的实现步骤  67
  6.2 计算实例  67-70
  6.3 用户界面  70-74
结论  74-76
  论文工作总结  74-75
  展望  75-76
参考文献  76-7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9-80
致谢  80-81

相似论文

  1.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2.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3.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4. 采油中心的动力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改进,TE933.1
  5. 深部大陆钻探用钻机顶驱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TE922
  6. 拖拉机驾驶室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S219.02
  7. 秸秆还田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S223.25
  8. 基于RFID和GPRS的无线通信平台的医疗应用,R319
  9. 基于Moldflow软件的MP4壳体注塑分析与优化设计,TQ320.662
  10. CC采油厂薪酬体系的优化设计,F426.22
  11. 仿人形机器手的开发与研究,TP242
  12. 喷气织机六连杆打纬机构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TS103.33
  13.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G633.55
  14. 机械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支持环境研究,TP311.52
  15. 150吨平头塔式起重机整机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TH213.3
  16. 高速铁路电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研究,U223
  17. RFID标签封装设备热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TP391.44
  18. 基于整体性能的框架增层改造与加固方法研究,TU746.3
  19. 圆锥破碎机结构性能参数优化设计,TD451
  20. 高效低噪声离心式通风机的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TH432
  21. 风电机组塔架优化设计系统开发研究,TM6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制冷工程 > 制冷机械和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