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超低界面张力驱提高采收率对渗透率的适应性研究
作 者: 吴天江
导 师: 伊向艺;李华斌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关键词: 润湿性 润湿接触角 超低界面张力 渗透率 采收率
分类号: TE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6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提高水驱剩余油采收率和高效开发低渗油层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和战略意义。在调研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分析和研究了活化残余油的条件和机理,以及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启动残余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中被捕集的原油受到宏观和微观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启动残余油所需界面张力还与毛管半径、残余油滴形态及分布、岩石润湿性、边界层厚度、驱替压力梯度等密切相关。这些条件有利于原油的驱替,显然油水界面张力不必低至10-3mN/m超低数量级即可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岩心驱油试验表明,主段塞大小对复合驱采收率的影响大于聚合物保护段塞;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达到10 2mN/m数量级的驱油效果与平衡界面张力为10-3mN/m数量级的驱油效果基本相同。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越低,其驱油效果越好;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与采收率更具相关性,天然岩心和人造岩心的驱油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在中、高渗(≥50×10-3 m2 )条件下,岩石亲水性越强,水驱和复合驱采收率越高;在低渗(10×10-3 m2~50×10-3 m2)条件下,润湿性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较小,岩心除亲油性外,其他润湿性对水驱采收率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对于复合驱来说,亲水性越强,驱油效果越好。不同润湿性条件下,随着渗透率的增加超低界面张力复合体系驱的采收率逐渐增加。当渗透率增加到某一值后,采收率呈台阶式跳跃上升且达到了复合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水平,本文将此采收率值所对应的渗透率定义为临界渗透率。从毛细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临界渗透率产生的原因。亲水性越强,临界渗透率值越小;反之,亲油性越强则临界渗透率值越大。对于中高渗油层,超低界面张力驱在亲油条件下其渗透率都已经大于了临界渗透率值,而可以取得理想的驱油效果。因此,超低界面张力驱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在中高渗条件下是不存在临界渗透率的。临界渗透率越小,说明复合驱适用的油层渗透率更低。因此,采用超低界面张力复合体系驱油技术,除了要考虑油层润湿性之外,还对于选择合适的渗透率下限提出了新的要求。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注入地层后使岩石润湿性向亲水性转变降低了毛管阻力以及降低了注入压力,对低渗油层还具有较好的降压增注效果。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9 1.1 引言 9-10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0-1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6 1.3.1 化学驱方法简述 11-13 1.3.2 界面张力与原油采收率关系的研究现状 13-16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7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6-17 1.4.2 技术路线 17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17-19 第2章 活化水驱残余油的条件及影响因素研究 19-40 2.1 残余油启动所需界面张力的理论由来 19-27 2.1.1 界面和界面张力 19-21 2.1.2 多孔介质中水驱油作用分析 21-25 2.1.3 残余油启动所需界面张力的理论计算 25-27 2.2 超低界面张力复合体系驱替残余油的机理 27-30 2.2.1 驱替柱状残余油的机理 28 2.2.2 驱替簇状残余油的机理 28-29 2.2.3 驱替膜状残余油的机理 29-30 2.3 活化残余油所需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30-39 2.3.1 多孔介质捕集残余油的作用力 31-32 2.3.2 原油性质和边界层效应 32-33 2.3.3 孔隙半径和油滴长度对活化残余油所需界面张力的影响 33-35 2.3.4 油层润湿性对活化原油所需界面张力的影响 35-38 2.3.5 油层渗透性对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38-39 2.4 本章小结 39-40 第3章 超低界面张力复合体系岩心驱油实验研究 40-80 3.1 不同界面张力特征复合体系配方 41-47 3.1.1 实验制备 42-44 3.1.2 不同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特征 44-47 3.2 不同界面张力特征复合体系的驱油实验 47-59 3.2.1 实验制备及方法 48-49 3.2.2 不同注入方案的驱油效果 49-54 3.2.3 平衡界面张力和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与复合驱油效果的关系 54-59 3.3 润湿性对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59-67 3.3.1 实验方法及制备 60-64 3.3.2 驱油实验结果及评价 64-67 3.4 低渗条件下超低界面张力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适应性 67-72 3.4.1 实验方法及制备 67-68 3.4.2 低渗透岩心在不同润湿性条件下的水驱采收率 68-69 3.4.3 低渗透岩心在不同润湿性条件下的复合驱采收率 69-71 3.4.4 低渗条件下润湿性与采收率的关系 71-72 3.5 润湿性和渗透率与采收率的关系研究 72-77 3.5.1 润湿性对采收率的影响 74-76 3.5.2 润湿性和渗透率与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关系 76-77 3.6 不同润湿性条件超低界面张力复合驱油微观机理 77-79 3.7 本章小结 79-80 第4章 低界面张力驱体系对低渗油层注入性能研究 80-88 4.1 复合体系驱油的综合效应和协同效应 80-82 4.1.1 复合体系的综合效应 80-81 4.1.2 复合体系的协同效应 81-82 4.2 复合体系在低渗孔隙介质中渗流的有利作用 82-88 4.2.1 活性体系对岩石润湿性的改变 82-85 4.2.2 活性体系对注入压力的改变 85-87 4.2.3 本章小结 87-88 结论及认识 88-89 致谢 89-90 参考文献 90-94
|
相似论文
- 新型银基无镉中温钎料组织性能的研究,TG425.2
- 多孔介质相对渗透率的耦合模型,O357.3
- 预成型焊片润湿性动态测试方法研究,TN206
- 针刺土工织物垂直渗透率理论研究,TS176.5
- 几种润湿性可控聚合离子液体薄膜的制备与表征,TB43
- 松质骨微结构的图像分析与特性研究,R318.08
- 裂隙—孔隙介质细观渗流机理研究,P618.13
- M油藏W58地区初期开发地质特征研究与方案参数优化设计,P618.13
- 循环载荷和卸围压下突出煤的力学与渗流特性研究,TD713
- 新型低银无铅焊料的研究,TG42
- 润湿平衡仪的研究与开发,TG425
- 玄武岩增强体的渗透性及其复合材料性能与VARTM成型工艺监测技术研究,TB33
- 阳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资源潜力及开发对策研究,TE323
- 孤气9断块蒸汽驱技术研究,TE357.44
- 牛庄油田王68块低渗透油藏开发调整研究,TE348
- 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264.1
- 海底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表面改性及电极构型研究,TM911.4
- 改性TiO_2微球—高分子杂化膜及其质子传导和阻醇性能研究,TM911.4
- 从文化视角对国际租赁的研究,F832.49
- 裂隙介质AVO敏感性分析,P618.13
- 考虑温度作用下煤层气—水两相流运移规律的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 > 采收率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