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

作 者: 辛勤
导 师: 贺金瑞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实践 社会发展
分类号: B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民族的希望。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创新。没有创新时代就不能前进,民族就不能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在实现总体小康基础上,提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这是对我国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活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这意味着我国在今后十多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要保持在7%左右。据有关研究表明,要达到这个目标,即使投资率可以长期保持40%左右的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也要在目前水平上提高20个百分点,达到60%以上,否则,这个目标就难以实现。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关键在发展。发展对于中国来说,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不发展,任何道理都站不住、讲不通。而要加快发展,就必须积极地推进创造性实践。只有创造性实践,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离开创造性实践,任何重大理论创新都无法实现,任何重大现实问题都难以解决。人类创新活动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充分的条件,实现人类社会更大进步和发展及其人的全面发展,则要依赖于人类的创新实践及其更高程度的发展。中国的“全面小康”建设需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达科学技术的支撑。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围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我国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争取利用两个市澈土街肿试醇涌炜蒲Ъ际跸蛏Φ淖?萍即葱率堑苯裆缁嵘慕夥藕头⒄沟闹匾『捅曛尽H绻鼋隹坷米约旱牧劾投Α⑾淖匀蛔试?依赖外国现成的技术产品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导论  8-10
  第一节 研究动态  8-9
  第二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9-10
第一章 人类的创新活动与现代科技创新活动特点  10-26
  第一节 人类创新活动的基础、本质及其分类  10-16
    一、人类创新活动的基础  10-12
    二、创新的本质  12-13
    三、创新的类型  13-16
  第二节 现代人类科技创新活动及其特点  16-18
  第三节 创建现代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18-22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8-20
    二、建设现代国家创新体系  20-22
  第四节 现代科技创新活动及其特点  22-26
    一、科技创新的探索性  22-23
    二、科技创新的创新性  23
    三、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23-24
    四、科技创新的交叉性或渗透性  24
    五、科技创新的智能性  24
    六、科技创新的密集性  24-26
第二章 创新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26-39
  第一节 实现经济体制等制度创新  26-31
    一、制度创新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6-28
    二、经济体制创新是其他创新的社会条件  28-30
    三、创新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0-31
  第二节 理论创新是加快生产力发展的先导  31-34
    一、理论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31-32
    二、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主体提升自己的精神动力  32-34
  第三节 科技创新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34-39
    一、科技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35-36
    二、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变革  36-37
    三、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7-39
第三章 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9-53
  第一节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  39-44
    一、科技创新与人的发展的演进  39-41
    二、现代科技创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  41-44
  第二节 科技创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保障  44-50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45-47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分析  47-49
    三、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要求  49-50
  第三节 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50-53
    一、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源  51-52
    二、科技创新是政府管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持  52-53
结论  53-54
参考文献  54-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2.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现实意义,B038
  3.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研究,D665
  4. 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TP18
  5. 努尔哈齐与皇太极民族政策的比较研究,K249
  6. 漳平市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D67
  7. 洛阳市初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G804.49
  8. 重庆市马家堡小学体育创新教学实验研究,G623.8
  9. 论人的异化与社会发展,C912.1
  10. 唯物史观视野下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B03
  11. 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演进研究,K02
  12. 剑川县沙溪镇白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G127
  13. 外来语对老挝语及老挝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H411
  14. 新时期赫哲族聚居地区社会发展研究报告,C954
  15.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研究,D633
  16. 当代中国发展观的演变与历史启示研究,D61
  17. 转型时代的思想塑造,D61
  18. 邓小平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研究,A849.1
  19. 三峡库区贫困县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F249.27
  20. 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增强国民创新意识的研究,G322.0
  21. 宁宜城际铁路建设对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