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869T/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

作 者: 张忠栋
导 师: 彭健
学 校: 南方医科大学
专 业: 心血管内科学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房颤动 遗传学
分类号: R541.7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心律失常,是引起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人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其发病机理至今还不甚清楚。因此在早期阶段诊断和治疗房颤,对预防顽固性房颤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纤维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正成为研究的热点。纤维化是绝大多数心脏病理学改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纤维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TGF-β),被认为是关键的致纤维化因子,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细胞外基质沉积促进剂。其中TGF-β1是最早被认识的TGF-β亚型,在纤维化过程中,TGF-β1可使细胞外基质蛋白过度表达,使心脏的组织、结构、形状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影响了心室收缩能力、瓣膜功能、电冲动传导。研究表明,心房纤维化是房颤维持和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TGF-β1在心房纤维化的发生及调控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作为治疗房颤的新的靶点。随着基因组测序的进展,全面深入地了解个体和群体间基因组的变异或多态性已成为可能,并且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因此,进一步研究TGF-β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房颤的关系,从而针对TGF-β1进行房颤等纤维化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开发新的治疗纤维化的药物,对减慢或阻止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并最终攻克房颤等纤维化性疾病成为可能。研究目的:我们通过采取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TGF-β1基因+869T/C位点SNP进行检测,从而了解TGF-β1基因+869T/C位点SNP与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心房颤动关联性的情况,从而在分子水平探索遗传因素在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心房颤动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来自2006年9月~2008年11月广东省多家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共212例。房颤组入选标准:(1)经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为房颤。(2)年龄≤75岁,体重指数(BMI)≤28。(3)排除以下疾病:孤立性房颤、预激综合征、瓣膜性心脏病、先心病、肺部疾病、心肌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疾病、胸科大手术后、心包炎、糖尿病、血液病、电解质紊乱、血栓栓塞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4)所有患者均无长期饮酒嗜好,女性无正在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史;肝功能、血糖、胸片、腹部B超(包括肝、胆、脾、胰、双肾及肾上腺)等检查正常。对照组入选标准:经病史询问及体表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监测证实从未发生过房颤符合以上标准的患者。以上研究对象均为华南地区汉族人群(无血缘关系),且已获知情同意。根据以上标准,共入选房颤患者103例,年龄平均(62.13±6.79)岁,其中男性59例,女性44例,合并高血压49例,合并冠心病54例(其中36例同时患高血压及冠心病);选取对照组109例,年龄平均(61.64±7.63)岁,其中男性64例,女性45例,合并高血压51例,合并冠心病58例(其中42例同时患高血压及冠心病)。方法:研究对象均建立临床资料观察表,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等一般情况;TC、TG、HDL-C、LDL-C、LAD、LVEF等检查指标;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采静脉血,EDTA抗凝,采用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TGF-β1的基因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统计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遗传平衡检验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经方差齐性检验,多样本均数比较方差齐性者采用one-way ANOVA,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法;两样本间均数比较方差齐者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转化为正态分布资料后进行处理,如无适当的转化方式则采用非参数检验,两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基因多态性与房颤发生的关系,计算优势比(oddsratio,OR)及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检验水准α=0.05。结果:1.TGF-β1基因+869T/C位点SNP在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且存在3种基因型。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的结果:TGF-β1基因+869T/C位点PCR扩增产物,1为TT基因型,2为TC基因型,3为CC基因型。2.房颤组与对照组的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房颤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高血压及冠心病构成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HDL-C、LDL-C、TG、TC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627、0.833、0.772、0.412、0.587、0.753、0.327、0.194、0.909、0.731。而房颤组与对照组之间的LVEF、LAD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0。房颤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房颤组LAD明显大于对照组。3.房颤组TGF-β1基因+869T/C位点TT、TC及CC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772,P=0.012)。房颤组TGF-β1基因+869T/C位点CC型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房颤组TGF-β1基因+869T/C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967,P=0.003)。房颤组+869T/C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4.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TGF-β1基因+869T/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房颤的关系,相对TT基因型而言,TC+CC基因型与突变纯合子CC型,OR值(95%CI)分别为1.862(1.013~3.421)、3.043(1.421~6.518),P值分别为0.045、0.004,提示TC+CC基因型与突变纯合子CC型是房颤的危险因素。TC杂合型的OR值(95%CI)为1.430(0.744~2.749),P=0.284。TGF-β1+869T/C位点基因C等位基因对房颤的相对危险度,相对T等位基因而言,OR值(95%CI)为1.797(1.223~2.642),P=0.003。5.不同基因型左房直径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三种基因型的左房直径的方差分析F值为5.186,P值为0.006。三种基因型的左房直径有显著性差异。左房直径两种基因型之间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TT基因型与TC、CC基因型左房直径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009和0.013,而TC基因型与CC基因型之间左房直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为0.967。TC基因型与CC基因型的左房直径明星高于TT基因型。结论:1.TGF-β1基因+869T/C位点SNP存在于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中。2.TGF-β1基因+869T/C位点SNP与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房颤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T等位基因是房颤发生的保护基因,C等位基因是房颤的易患基因。3.TGF-β1基因+869T/C位点SNP与左房直径的大小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与左房直径间的关系为:TT<TC<CC。4.TGF-β1基因+869T/C位点SNP影响房颤发生的可能机制:C等位基因导致TGF-β1的高度表达引起左房结构重构,进而增加房颤的发病风险。

全文目录


摘要  3-7
ABSTRACT  7-15
前言  15-18
材料与方法  18-25
  1、主要试剂  18-19
  2、溶液配制  19-20
  3、主要仪器  20
  4、实验方法步骤  20-25
结果  25-30
  1、TGF-β1基因+869T/C位点SNP在中国华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25
  2、房颤组与对照组基本特征  25-26
  3、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26-27
  4、房颤组和对照组TGF-β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  27
  5、TGF-β1基因+869T/C位点SNP对房颤的相对危险度  27-28
  6、TGF-β1基因+869T/C位点C等位基因对房颤的相对危险度  28
  7、TGF-β1+869T/C位点基因型与左房直径的关系  28-30
讨论  30-38
结论  38-39
不足之处  39-40
总结  40-41
展望  41-42
参考文献  42-49
附录-缩略词表  49-50
成果  50-52
综述  52-69
致谢  69-71
统计学审稿证明  71

相似论文

  1. 鸡CFL2基因遗传变异及其效应与表达的研究,S831
  2. 水稻胁迫应答基因3’UTR模体及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Q943.2
  3. 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布鲁氏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分型研究,S855.12
  4. 茶黄素与TGF-β3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增殖和诱导分化地影响,R329
  5. 扶正固本法治疗脓毒症急性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R278
  6. 心脏离子通道SCN5A基因和minK基因多态性与房颤的关联性研究,R541.75
  7. 年龄对房颤患者电解剖特征和射频消融结果的影响,R541.75
  8. 早期不全性胆道梗阻对豚鼠oddi括约肌的影响,R657.4
  9. 血清细胞因子及结核抗体对儿童结核病及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R725.1
  10. 外界刺激对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原位形成和内源性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R78
  11. 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GF-β1在斑秃患者的表达研究,R758.71
  12. 青蒿琥酯对百草枯致大鼠肺损伤机制的干预性研究,R285.5
  13. 高血压对心房颤动患者电解剖特征影响,R541.75
  14. 急性白血病儿童还原型叶酸载体基因多态性研究,R733.71
  15. 肺静脉前庭容积及左心房容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中短期复发的影响,R541.75
  1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遗传学特征的研究,R551.3
  17. 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青蒿琥酯的干预,R595.4
  18. 缺血性脑卒中OCSP分型及其相关临床研究,R743.3
  19. 年龄相关性皮质性白内障波形蛋白基因外显子和启动子的研究,R776.1
  20. 甘肃汉族体质特征与群体遗传学指标研究,Q983
  21. 强脉冲光对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ERK抑制剂的作用,R7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心律失常 > 心房纤颤与心房扑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