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氯乙烯作业工人职业接触评估

作 者: 钟日海
导 师: 夏昭林;孙品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公共卫生
关键词: 氯乙烯 检测方法 职业接触评估 相似接触组 个体采样 定点采样
分类号: R1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氯乙烯是确定的人类致癌物,长时间接触较高浓度的氯乙烯可引起多种健康损害;职业性氯乙烯中毒是我国法定职业病。我国对控制工作场所氯乙烯浓度,减少或消除氯乙烯的职业病危害十分重视,现行氯乙烯职业卫生标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10mg/m3。我国职业卫生推荐标准中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和“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氯乙烯浓度的方法由于样品保存时间或仪器设备的限制,在一些研究中造成应用困难。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本研究对活性炭管采样,二硫化碳溶剂解吸的气相色谱测定氯乙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氯乙烯的浓度与峰面积在0.0269~1.7188m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1.2×10-3μg(进样量为1μl),相对标准偏差(RSD)的范围为5.2%~7.3%,平均解吸率为88.03%,达到了“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研究规范”的要求,具有操作简单、出峰时间快、重现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工作场所氯乙烯浓度的测定。本研究对上海某氯乙烯生产工厂收集历史监测资料,引入相似接触组的概念和划分方法,对现场进行调查和采样,对相关作业工人进行了氯乙烯的接触评估。该厂历史监测资料表明,各车间氯乙烯浓度呈明显正偏态分布。通过交谈、问卷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等形式,确定了3个主要接触氯乙烯的车间,并将3个车间工人划分成8个相似接触组,对工人进行有代表性的个体采样;同时在有代表性的工作点进行定点采样。个体采样结果显示,各相似接触组平均氯乙烯日累计接触剂量不尽相同,在0.724mg~5.224mg之间(以男工人计算)。将两种采样进行比较分析,两者计算出来的工人氯乙烯接触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相吻合,定点采样结果偏高。定点采样推算工人个体接触水平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但能够较好地对个体采样结果进行解释和补充。因此,进行接触评估应尽量采用个体采样的方法,同时进行定点采样,将两者结合起来,互为对照。历史监测资料也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接触组的划分、采样方法的选择、样本量和结果的计算方法等因素可能影响接触评估的质量。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三聚氰胺在罗非鱼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S963
  2.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鼻咽癌与胃癌检测方法研究,R739.63
  3.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肾损伤及其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R363
  4. 静电纺含双金属纳米颗粒高分子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环境修复应用,TB383.1
  5. 氯乙烯精馏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TQ222.423
  6. 氯乙烯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及其损伤修复能力研究,R131
  7. 氯乙烯聚合生产过程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研究,X937
  8. 氯乙烯生产过程安全性分析及危险源辨识研究,TQ222.423
  9. 偏氯乙烯共聚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多孔炭的制备与表征,TQ424.1
  10. 生物发酵床垫料的细菌学调查及主要病原菌分子检测方法建立,S828
  11.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免疫学效应标志物及致敏原研究,R758.25
  12. 煤矿井下粉尘定点区域采样和个体采样检测结果的相关性,R134
  13. 无泵型采样器与有泵型采样器在苯、甲苯、二甲苯个体采样中的比较研究,X851
  14.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和纯化,TQ914.1
  15. 乙烯—四氟乙烯连续聚合和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釜的搅拌特性,TQ325.3
  16. 全氟过氧化物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在苯乙烯、MMA、CTFE等聚合反应中的研究,TQ316.3
  17. 鸡蛋中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检测方法及其消除规律的研究,S859.84
  18.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肝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水平研究,R758.2
  19. 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三氯乙烯致敏豚鼠肝损伤中的作用,R575
  20. 助分散剂对悬浮聚合聚氯乙烯树脂颗粒形态的影响,TQ325.3
  21. 三氯乙烯致L-02肝细胞损伤血清蛋白质组分析及对Rho GDIα表达的影响,R59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劳动卫生 > 劳动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