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另一种形式的“卡里斯玛”

作 者: 陈薇
导 师: 陈明明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雷锋 模范 卡里斯玛 德治 法治
分类号: D0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的讨论和研究对象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模范”现象,旨在通过考察“模范”的历史变迁,来预测“模范”在民主政治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揭示“模范”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所承载的政治作用,来思考“模范”对于法治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在本文中,笔者将采取由事入理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以雷锋为典型个例,对中国建国以来出现的模范现象及发展趋势作一现象描述,着重探究模范被发现与被树立的过程,并初步探讨20世纪后期模范衰落的原因。之后,将转入理论分析,从韦伯的卡里斯玛理论中寻找树模范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古代的德治传统中追溯树模范的历史渊源,揭示模范作为“德治”手段的本质,分析模范在中国当时特定情境下类似“卡里斯玛”的三大政治作用。最后,将用理论关照现实,讨论模范在当代中国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模范在民主时代和法治社会应当扮演一个怎样的政治角色。贯穿全文的两大思路是:紧扣时代与人(模范)的互动,即时代定义模范,模范影响时代;关注过去是为了服务将来,为了探寻模范对于民主法制社会公民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引言  6-7
一,模范在中国的变迁  7-16
  (一) 模范的时代:个人事迹升华为大众神话  7-13
  (二) 模范的失落:英雄神话蜕变为民间故事  13-16
二,模范:另一种形式的"卡里斯玛"?  16-32
  (一) 马克斯·韦伯的支配理论与其卡里斯玛型统治  17-21
  (二) 中国的"模范"渊源与德治传统  21-25
  (三) "卡里斯玛"型模范的政治作用  25-32
三,我们还需要模范吗?  32-37
  (一) 如今我们还要不要模范?  32-34
  (二) 模范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34-37
四,小结:从天上降落到人间  37-38
注释  38-43
参考文献  43-46
后记  46-47

相似论文

  1. 民主法治视域下网络监督问题研究,D630.9
  2. 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政治权力运行法治化研究,D920.0
  3. 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探析,D262.6
  4. 民国山西教育“模范省”由来探析,G529
  5.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法治化研究,G649.2
  6. 网络公民文化的法治价值及其实现,D909.2
  7. 中国法治变革中的法律思想冲突,D909.2
  8. 论法官责任的追究与豁免,D925.2
  9. 论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F832.4
  10.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D909.2
  11.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理性建构,D909.2
  12.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13. 论工商行政执法的法治化,D922.1
  14. 我国出入境管理法治化研究,D922.14
  15. 当代中国司法程序的法治价值,D926
  16. 网络民意的法理学透视,G206
  17. 关于我国刑事执行立法的思考,D925.2
  18. 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合理性考察,D914
  19. 我国假释适用实证研究,D924.13
  20. 法治语境下诽谤罪的司法适用,D924.3
  21. 我国地方行政执法规范研究,D922.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世界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