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数字微流控器件
作 者: 赵平安
导 师: 周嘉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关键词: 介质上电润湿 数字微流控 P(VDF-TrFE) 电压极性相关电润湿 单平面电极阵列
分类号: TN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1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工艺特征尺寸不断下降,表面张力在MEMS器件中的应用日益重要。利用表面张力实现液滴驱动成为微流控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基于EWOD(Electrowetting on dielectric,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数字微流控技术即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实现方法。鉴于其与传统IC芯片的系统集成的应用需求,有效地降低数字微流控器件的工作电压,兼顾与IC工艺的兼容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压极性相关EWOD的单平面电极阵列结构的数字微流控器件。创新地采用了一种新型的高K介质材料,设计了新型的器件结构,不仅有效降低了器件的工作电压,而且整个制作工艺流程与IC完全兼容。根据表面张力驱动液体的基本原理,论文比较分析了表面修饰对固-液接触角的影响。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论文研究了不同介质材料的电润湿现象,最终选定一种高K(K=7.6-11.6)的铁电材料P(VDF-TrFE)作为器件中关键的绝缘介质层。在30V的外加电压下,液滴的接触角从118°下降到75°,足以驱动液滴。论文研究了以P(VDF-TrFE)为介质层的微流控器件的介质上电润湿效应,观察到电压极性相关的电润湿现象。利用该效应,微流控器件的工作电压最低可降至15V。根据研究发现的“电压极性相关的电润湿现象”,创新地设计了新型的单平面电极阵列结构的数字微流控器件,实现了20V驱动电压下3μL PBS液滴的往返运输。论文还设计并制作了数字微流控器件的外围控制平台,实现了液滴移动的自动控制。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7 图表目录 7-9 第一章 引言 9-13 1.1 芯片上实验室与微流控 9-10 1.2 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数字微流控技术 10-11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 11-12 1.4 论文内容 12-13 第二章 表面张力作用下的液滴驱动 13-21 2.1 液滴的表面张力驱动 13-16 2.1.1 表面张力 13-14 2.1.2 表面张力驱动原理 14-15 2.1.3 表面张力的控制 15-16 2.2 器件表面修饰 16-20 2.2.1 表面修饰剂 16-17 2.2.2 Teflon~(?) AF旋涂实验 17-19 2.2.3 Teflon~(?) AF 2400薄膜厚度与旋涂转速关系实验 19 2.2.4 Teflon~(?) AF 2400薄膜表面与水接触角测量实验 19-20 2.3 本章总结 20-21 第三章 介质上电润湿研究 21-43 3.1 介质上电润湿效应 21-24 3.1.1 电润温 21-22 3.1.2 介质上电润湿 22-23 3.1.3 Lippman-Young方程的非理想因素 23-24 3.2 电介质材料 24-26 3.2.1 电介质材料的器件参数 24-25 3.2.2 介质层材料选择 25-26 3.3 P(VDF-TRFE)介质层 26-32 3.3.1 P(VDF-TrFE)薄膜厚度与转速关系 28-29 3.3.2 P(VDF-TrFE)电学特性测量 29-32 3.4 基于P(VDF-TRFE)的介质上电润湿 32-37 3.4.1 介质上电润湿样品制备 32-33 3.4.2 接触角测试平台 33-34 3.4.3 分质上电润湿现象 34-36 3.4.4 接触角饱和现象 36-37 3.5 电压极性相关介质上电润湿 37-42 3.5.1 正负电压下非对称的电润湿现象 37-39 3.5.2 电压极性相关介质上电润湿现象的进一步讨论 39-40 3.5.3 关于电压极性相关介质上电润湿的解释 40-42 3.6 本章总结 42-43 第四章 数字微流控器件 43-60 4.1 基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数字微流控器件 43-46 4.1.1 数字微流控系统 43-45 4.1.2 传统的数字微流控器件 45-46 4.2 单平面电极阵列数字微流控器件 46-50 4.2.1 单平面电极阵列数字微流控器件的设计 46-49 4.2.2 单平面电极阵列数字微流控器件的制作 49-50 4.2.3 单平面电极阵列数字微流控器件的测试 50 4.3 微流控器件的优化 50-56 4.3.1 电极层材料 50-53 4.3.2 电极图形设计 53-56 4.4 封装和控制平台 56-59 4.4.1 微流控芯片的封装 56-58 4.4.2 外围控制系统 58-59 4.5 本章总结 59-60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0-62 参考文献 62-65 致谢 65-66 硕士阶段科研成果 66-67 论文勘误 67-68
|
相似论文
- 基于介电润湿效应的微液滴操控研究,TN492
- P(VDF-TrFE)基无铅热释电复合材料研究,TM282
- 钛锆酸铅和聚偏氟乙烯共聚物铁电薄膜的制备工艺与电学表征,TM221
- 基于有机铁电介质的容变存储器关键技术研究,TP333
- 有机铁电P(VDF-TrFE)薄膜的制备及铁电性能研究,TM221
- 基于介质上电润湿的液滴操作与模拟,TP273
- 铁电聚合物薄膜力电性能与结构特性研究,TM221
- 0-3型KTN/P(VDF_TrFE)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TB332
- 有机功能薄膜的制备及基于SPM的表征与加工,TN305
- 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布局及调度问题研究,TN492
- 铁电共聚物P(VDF-TrFE)的性能和换能器的模拟研究,O484.4
- 电子辐照铁电共聚物P(VDF-TrFE)及超声传感器的研究,TP212
- 典型高分子材料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O482.532
- 高K介质材料偏氟乙烯和三氟乙烯共聚物光学和电学性质的研究,O631.3
- RF MEMS开关器件研究,TN42
- RF MEMS压控电容理论优化和工艺研究,TN42
- 硅基MEMS二维生物微探针阵列技术研究,TN42
- MEMS陀螺外围信号处理电路数字化初步研究,TN42
- 新型集成方式RF MEMS开关,TN42
- 基于MEMS的RF前端子系统研究,TN4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 > 微模组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